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主要环节。

  •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主要环节。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参考答案◆】: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1) 让学生边听着《 小蚂蚁》 音乐, 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 做一个拍手律动。 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 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 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 招手动作、 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 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 观察、 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 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 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 “ 课下, 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 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回答: “ 蚂蚁的群体性很强; 善于合作; 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 用触角传话, 很有礼貌; 蚂蚁懂得天气, 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 蚂蚁注意积蓄, 具有吃苦精神; 蚂蚁的种类很多; 蚂蚁的分工不同, 有指挥的、 有传信的、 有搬运的、 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及时提示、 引导, 给予表扬。 然后播放音乐课件: ( 几幅蚂蚁图)第一幅: 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 体现蚂蚁讲文明、 懂礼貌) 。第二幅: 蚂蚁排队搬运粮食, 同时有指挥的, 有传信的, 各有分工( 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 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 体现人多力量大, 齐心协力、 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 边放《 小蚂蚁》 伴奏音乐, 教师大声朗诵歌词, 让学生自己来理解、 记忆小蚂蚁的特点。 然后教师总结: 蚂蚁这样讲文明、 懂礼貌, 蚂蚁能做到的, 我们更能做到。 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 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 歌名就叫《 小蚂蚁》 。(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 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观察大自然, 培养学生讲文明、 懂礼貌,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听录音唱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 小蚂蚁》 这首歌曲, 体会情绪, 感受节奏。 教师边听音乐, 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听完后, 让学生观察大歌谱( 课件) , 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 16 小节旋律, 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 教师视唱) , 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 再现唱) , 然后提问: 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时教师拍着手, 唱着音高, 拍出节奏, 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 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不同的特点。4.朗读歌词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 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5.填唱歌词先听录音范唱, 小声跟唱一遍歌词, 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6.做歌词接龙游戏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 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 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 然后学生分组接龙, 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 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7.表现歌曲提示学生用什么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这首歌曲最合适, 根据蚂蚁的特点, 进行研究讨论。 讨论前, 教师先给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唱出来( 三种速度: 慢速、 中速、 快速。 三种力度: 强、 中强、 弱) , 然后学生通过唱, 自己体会感受, 选择出合适的速度和力度, 并说出理由。 如选择强的力度, 可能因为蚂蚁的那种吃苦精神; 选择弱的力度, 可能认为蚂蚁长得小, 没有太大的力气。 速度也不一样, 选择快速, 可能认为蚂蚁想快快搬运粮食; 选择慢速, 因为蚂蚁走不快。不管学生选择哪种速度和力度, 教师都予以肯定, 这主要为了初步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 进行初步地感受。 但是还是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中速和中强的力度来演唱比较好, 然后集体拍手或踏步唱一遍。8.跳集体邀请舞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 头上带着小蚂蚁的头饰, 再找出几个学生当邀请者组成里圈, 教师示范里外圈动作, 讲明要求, 组织学生都参与, 都分别当几次邀请者和被邀请者, 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9.老师简单总结活动情况提问学生, 你们通过上这节音乐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 学了什么? 或感受到了什么? 或体验到了什么? 表演了什么? 或受到了什么教育等。 ) 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来, 这种总结方式,让学生善于动脑、 善于归纳学习内容, 也便于记忆、 领会。 最后教师期望学生都做讲文明、 懂礼貌的好孩子。

【◆答案解析◆】:略。

(2)【◆题库问题◆】:[单选] 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隐性课程。

(3)【◆题库问题◆】:[单选] 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
A.孔子学院
B.岳麓书院
C.京师大学堂
D.稷下学宫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稷下学宫是养士的一个缩影,虽然由齐国提供教学活动的经费,但它基本上是私学,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京师大学堂是在清末时期创建的。

(4)【◆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主要环节。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参考答案◆】: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1) 让学生边听着《 小蚂蚁》 音乐, 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 做一个拍手律动。 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 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 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 招手动作、 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 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 观察、 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 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 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 “ 课下, 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 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回答: “ 蚂蚁的群体性很强; 善于合作; 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 用触角传话, 很有礼貌; 蚂蚁懂得天气, 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 蚂蚁注意积蓄, 具有吃苦精神; 蚂蚁的种类很多; 蚂蚁的分工不同, 有指挥的、 有传信的、 有搬运的、 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及时提示、 引导, 给予表扬。 然后播放音乐课件: ( 几幅蚂蚁图)第一幅: 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 体现蚂蚁讲文明、 懂礼貌) 。第二幅: 蚂蚁排队搬运粮食, 同时有指挥的, 有传信的, 各有分工( 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 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 体现人多力量大, 齐心协力、 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 边放《 小蚂蚁》 伴奏音乐, 教师大声朗诵歌词, 让学生自己来理解、 记忆小蚂蚁的特点。 然后教师总结: 蚂蚁这样讲文明、 懂礼貌, 蚂蚁能做到的, 我们更能做到。 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 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 歌名就叫《 小蚂蚁》 。(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 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观察大自然, 培养学生讲文明、 懂礼貌,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听录音唱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 小蚂蚁》 这首歌曲, 体会情绪, 感受节奏。 教师边听音乐, 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听完后, 让学生观察大歌谱( 课件) , 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 16 小节旋律, 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 教师视唱) , 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 再现唱) , 然后提问: 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时教师拍着手, 唱着音高, 拍出节奏, 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 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不同的特点。4.朗读歌词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 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5.填唱歌词先听录音范唱, 小声跟唱一遍歌词, 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6.做歌词接龙游戏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 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 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 然后学生分组接龙, 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 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7.表现歌曲提示学生用什么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这首歌曲最合适, 根据蚂蚁的特点, 进行研究讨论。 讨论前, 教师先给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唱出来( 三种速度: 慢速、 中速、 快速。 三种力度: 强、 中强、 弱) , 然后学生通过唱, 自己体会感受, 选择出合适的速度和力度, 并说出理由。 如选择强的力度, 可能因为蚂蚁的那种吃苦精神; 选择弱的力度, 可能认为蚂蚁长得小, 没有太大的力气。 速度也不一样, 选择快速, 可能认为蚂蚁想快快搬运粮食; 选择慢速, 因为蚂蚁走不快。不管学生选择哪种速度和力度, 教师都予以肯定, 这主要为了初步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 进行初步地感受。 但是还是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中速和中强的力度来演唱比较好, 然后集体拍手或踏步唱一遍。8.跳集体邀请舞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 头上带着小蚂蚁的头饰, 再找出几个学生当邀请者组成里圈, 教师示范里外圈动作, 讲明要求, 组织学生都参与, 都分别当几次邀请者和被邀请者, 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9.老师简单总结活动情况提问学生, 你们通过上这节音乐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 学了什么? 或感受到了什么? 或体验到了什么? 表演了什么? 或受到了什么教育等。 ) 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来, 这种总结方式,让学生善于动脑、 善于归纳学习内容, 也便于记忆、 领会。 最后教师期望学生都做讲文明、 懂礼貌的好孩子。

【◆答案解析◆】:略。

(5)【◆题库问题◆】:[单选] 第一个提出教育学心理化的人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杜威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 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

(6)【◆题库问题◆】:[单选] 研究者关注事件,揭示教育现象,采用“课描”的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这种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  )。
A.实验研究
B.调查研究
C.叙事研究
D.行动研究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的关键点“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可知,此研究方法为叙事研究。

(7)【◆题库问题◆】:[单选] 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的效果。因此优秀运动员成功时往往能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

(8)【◆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主要环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

【◆参考答案◆】:一、在观察中,引发要探究的问题1.谈话引入。(1) 教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长、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请大家看屏幕,这是一个棱长是25px的小正方体,拼成这样一个棱长是475px的大正方体,你觉得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19×19×19(课件演示)(2) 教师:如果把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都涂上红色,小正方体表面的颜色有变化吗?是不是小正方体的每个表面都涂上了红色?预设:不全都是2.分类。(1)教师:会有几种情况呢?你们可以商量一下。预设:分为四类,三面涂色的,两面涂色的,一面涂色的和没有涂色的(2)教师:有没有4个面涂色的?说说你的想法。5个面?6个面呢?3.创设认知冲突,感受数学思想。(1)教师:正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如果把这个大的正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那么组成这个大正方体的小正方体就会出现三面涂色的,两面涂色的,一面涂色的和没有涂色的这四种情况,那么每种情况的小正方体会各有多少个呢?如果请你来数一数,你有什么感觉?(2)教师:这个图形太复杂了,数起来不方便。我们可以把复杂的、多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少的问题去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之后,再利用规律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化繁为简”的想法。二、在尝试中,探索规律1.提出探究问题及要求。(1)教师:大家觉得我们从棱长是几的正方体开始研究便于我们找到答案,发现规律呢?(2)预设:棱长是50px、75px、100px的大正方体,如果分别把它们的表面涂色,四种涂色情况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呢?是不是存在什么规律呢?(3)提出要求: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研究一下。如果在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困难,我给大家准备了图纸、魔方、小正方体,大家可以选择你需要的学具帮你来研究!然后把你们研究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看哪组的记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们的想法,开始吧!2.小组合作探究。 三面涂色的块数两面涂色的块数一面涂色的块数没有涂色的块数①a=50px ②a=75px ③a=100px 3.汇报交流。(1)你们选的什么学具进行研究的?(2)具体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预设:①a=50px※三面涂色的块数是8块,两面涂色、一面涂色、没有涂色的块数分别是0块。追问:对他说的你们有疑问吗?能帮我指一下,你们所说的3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分别在哪儿呢吗?后面再说的时候,希望大家把你们的发现指给我们看看!让我们都看清楚!②a=75px※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顶点的位置,我们知道方体有8个顶点,那么,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有8个。※棱上的这一个小正方体是两面涂色的,我们知道正方体有12条棱,那么,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有12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面上,正方体有6个面,那么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有6个。※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去掉涂色的那一层,也就是中间最里面的这一个,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个。③a=100px※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顶点的位置,正方体有8个顶点,因此,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有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每条棱上顶点位置的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的,不符合条件,因此要用4-2=2,每条棱上符合条件的是2个,我们知道正方体有12条棱,用2×12=2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面上,符合条件的每个面上是4个,正方体有6个面,用4×6=24个。※去掉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一层涂色的,也就是中间这两层,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3)追问:①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还可以怎样算?预设:总块数—三面涂色的块数—二面涂色的块数—一面涂色的块数②每类小正方体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吗?预设: ※在正方体顶点的位置是三面涂色的。※在正方体棱上中间的这些小正方体是两面涂颜色的。※在正方体面上除去周围一圈的这些小正方体是一面涂色。※去掉三面涂色的,去掉两面涂色的,去掉一面涂色的,也就是中间的这些小正方体是没有涂色的。③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提问:a=75px:每条棱上明明有3个小正方体,为什么两面涂色的个数是12不是3×12呢?每个面上明明有9个小正方体,为什么一面涂色的个数是6不是9×6呢?a=100px:明明每条棱上有4个小正方体,为什么两面涂色的个数用2×12不用4×12呢?明明每个面上有16个小正方体,为什么一面涂色的个数用4×6不用16×6呢?4.验证猜想,发现数据特点。教师: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你能猜想一下棱长是125px和150px的正方体的涂色情况吗?棱长是125px:三面涂色8个; 两面涂色3×12=36(个); 一面涂色32×6=54(个); 没有涂色33=27(个)。追问:①每条棱上明明有5个小正方体,两面涂色的块数怎么用3×12而不用5×12呢?3是怎么得到的?预设: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条棱上顶点位置的2个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的,不符合条件,因此要用5-2=3,再用3×12=36个,因此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36个。②明明每个面上是25个小正方体,一面涂色的块数为什么用9×6呢?9是怎么得到的?预设: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条棱上的小正方体是不符合条件的,因此,用5-2=3,3×3=9,每个面上符合条件的有9个,再用9×6=54个。因此,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54个了。棱长是150px:三面涂色8个; 两面涂色4×12=48(个); 一面涂色42×6=96(个); 没有涂色43=64(个)。追问:①每条棱上明明有6个小正方体,两面涂色的块数怎么用4×12而不用6×12呢?4是怎么得到的?预设: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条棱上顶点位置的2个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的,不符合条件,因此要用6-2=4,再用4×12=48个,因此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48个。②明明每个面上是36个小正方体,一面涂色的块数为什么用16×6呢?16是怎么得到的?预设: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条棱上的小正方体是不符合条件的,因此,用6-2=4,4×4=16,每个面上符合条件的有16个,再用16×6=96个。因此,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96个。(课件演示)5.总结提升。教师:研究到这儿,同学们能不能发现正方体涂色问题有怎样的规律?(1)监控:①三面涂色的在正方体顶点的位置,因为正方体有8个顶点,所以都有8个;②两面涂色的在正方体棱上除去两端的位置,因为正方体有12条棱,所以有(棱长―2)×12个;追问:(棱长-2)表示的是什么呢?③一面涂色的在正方体每个面除去周边一圈的位置,因为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有(棱长—2)2×6个;④没有涂色的在正方体里面除去表面一层的位置,所以有(棱长―2)3个,或者,用总块数—三面涂色的块数—二面涂色的块数—一面涂色的块数。(3) 设疑:如果继续研究下去,你觉得怎么样?监控:麻烦。追问:那你想怎么办?小结:如果用字母n表示棱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刚才的规律吗?6.应用规律。回馈课始的研究内容三、课堂总结小结:

【◆答案解析◆】:略。

(9)【◆题库问题◆】:[单选] 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
A.思维定势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原型启发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10)【◆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程结构的()。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统一性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调整课时比例,使不同课程之间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因此选A。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