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生病时会有何种痛苦?面对病苦时,什么样才是正确的心态?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人在生病时会有何种痛苦?面对病苦时,什么样才是正确心态

【◆参考答案◆】:(一)生病时的痛苦:纵然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明强干的壮年人,一旦不幸染上疾患,也会像被石头击中的鸟雀一样身衰力竭,无精打采,甚至卧床不起,稍作运动也很困难。不要说大的疾病,就算是个小小的头痛、感冒、心脏不适、肝脏不舒服,也会让你什么力气和勇气都没有了。当一个人生病时,他可能连迅速回答的能力都没有,讲起话来也是有气无力、奄奄一息,似乎自己大限将至。长期病魔缠身的人,每天睡觉时辗转反侧、夜不成眠,怎样躺卧也没有一个舒适的时候,而且觉得白天晚上都极其漫长,简直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在生病的时候,通常会食欲不振,不想吃、不想喝,虽有一百个不情愿,可万般无奈还是要服用又苦又涩的中药、藏药,并感受放血、针灸等痛苦。(二)正确的心态:(1)坦然面对:对于病苦道理,每一个人应深深思维,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长期观修。只有这样,一旦病苦降临到了自己头上,到时才能坦然面对,甚至可以转为道用。(2)猛力忏悔:《因果经》中说了,短命是杀害众生的果报,多病则是伤害众生所致。我们趁现在活着时,一定要好好忏悔前世或今生殴打众生的罪业。(3)自他相换:平时如果得病了,应像噶当派的大德那样,发愿代受一切众生的病苦。对真正会修行的人来讲,得病其实是个好事,这样每天都有修行的机会,尤其是病得越厉害、痛得越强烈,观修得就越成功。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种胜法

【◆参考答案◆】: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可以获得八种殊胜的功德,即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修罗、常生人中出家得道、生欲天之上、恒生梵天、值佛请法、得菩提。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有人说:“大乘佛经属后人伪造。”此话有道理吗?

【◆参考答案◆】:这是顺世外道及其追随者想极力贬低大乘佛教的一种毫无根据的说法。(1)正如弥勒《大乘经庄严论》中所说那样,大乘经和小乘经是同一时期说的。如佛祖示现成佛后不久,就在灵鹫山对众菩萨和大迦叶等声闻弟子宣讲了《般若十万颂》等般若部经典,临终前讲了《大涅槃经》。《般若经》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也是大乘佛教的总纲,可以说离开《般若经》便没有什么大乘佛法。并且,任何人都提不出《般若经》与《律经》、《四谛经》非同时说的任何反证。(2)佛陀的三乘思想是统一的体系,无法截然分开,不但在大乘经典中包含小乘的思想体系,而且被视为纯小乘经典的《四谛经》、《十二因缘经》、《律经》中也包含着佛法的大小乘整体思想。如"四法印"和"缘起性空"等学说在大小乘经典中只有详略之分,没有有无之别。对此问题,历代大乘论师早有定论。(3)从理解的角度讲,无法否认大小乘思想同时产生,同时存在。首先,佛陀和菩萨这个名称,佛陀在世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佛陀对众声闻弟子以什么身份说法?以什么身份制律授戒?若一开始就有"佛陀"、"菩萨"的名称,众声闻弟子不会不知道,"佛陀"和"菩萨"不是小乘的果位,小乘的圣人,不会不知道如何成为菩萨,如何成为佛。如果说那些声闻罗汉弟子,连佛、菩萨的来历都不知道,恐怕不合情理,是小看他们的智慧觉悟。若说了解佛陀、菩萨的名称含义和来历,佛、菩萨是大乘佛法的代表,是大乘的道位和果位圣人的名称,怎能说不知道"大乘法"?怎能说声闻不知大乘法?其次,小乘阿罗汉若不知有佛、菩萨,不知有大乘法,与破除三界无明烦恼的阿罗汉的智力层次相符吗?如经中所说,大小乘道人,智慧上无差别,只是大悲心和发心上的差别。小乘罗汉的智力层次与七地菩萨相等。因此,小乘声闻阿罗汉,不知有大乘法之说如何能解释通?且声闻之名由"亲闻佛法"而得,若未闻佛说大乘法,声闻如何得知大乘法的呢?那些宣扬"大乘法非佛亲说"的外道学人,应对这些问题,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入显宗的佛法和入密宗的佛法是否一样?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一样。入显宗你自己也可以,比如你想皈依,在三宝所依面前就可以,想受菩萨戒,在一个佛像面前受也可以,但密宗一定要依靠上师而趋入,因为入密宗的坛城,必须要有上师的灌顶,没有灌顶是不行的。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恶作罪

【◆参考答案◆】:虽然没有犯根本戒,但也造下了轻微的罪业,在心的相续中已经种下了恶业的种子、染上了恶业的习气,这就叫做恶作罪。

(6)【◆题库问题◆】:[单选] 欲行菩萨道,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
A.发菩提心
B.不放逸
C.禅定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不思考无常有什么过患?

【◆参考答案◆】:(1)不会珍惜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和时光。(2)不会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作常住久留的打算,在无意义的事务中消耗时光。有诗云:"人无百年寿,常作千年计。"这确实是非常愚蠢、非常可怜的。因为贪心不足,还会做出许多不道德的坏事。(3)对死亡平时无思想准备,死亡突然来临时就会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不知所措。总之,后世至永世的幸福靠的是今生今世的善德善行因缘,今生今世能不能积极有效地发挥利己利众的有益作用,靠的是对自身生命无常规律的认识和自觉。因此佛教把认识万物无常、人生无常看做是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六衰

【◆参考答案◆】: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请分别从作害者、受害者的角度分析,我们为什么对怨敌的损害不应生嗔恨。

【◆参考答案◆】:1)作害者:作害者损害他人,是不是他们本性如此呢?如果是的话,那生嗔也没必要,因为他的本性如此,无论接触谁,都具有如是的损害性,并不是只对我个人有如此的伤害;如果不是的话,他本性善良,只是以暂时的因缘害我们,那也不要生嗔恨心,因为这不是他的本性。2)受害者:我们之所以受到这样的伤害,完全是以前曾对众生如此加害过。现在别人来同样损害自己,这也是合乎因果规律的事,自己应该毫无怨言地安忍。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守持净戒的违品,有哪十三种烦恼?请一一说明。你相续中有什么烦恼?打算如何断除?守持净戒的违品

【◆参考答案◆】:有13种烦恼:1、奸吝。自己的财务不愿意布施给众生。2、谄。《俱舍论》中说,这种烦恼是心不正直,将自己的过失覆盖藏起来。3、诳。本来不是自己的功德,却装模作样显出有功德的摸样,在众人面前虚伪诳行。4、贪。对受用财务十分执著。5、懈怠。是精进的违品。有的人把休息当做快乐,把宝贵的时光都浪费掉了。6、贪欲。对与异性淫行的欲乐非常贪著。7、嗔恨。忿怒为体,是一切烦恼的根本。8、增上慢。以自己不具有的功德为傲。9、种姓骄。10、相貌骄。11、广闻骄。12、韶华骄。13、权势骄。应了之烦恼的过患,认识其本来面目。还要经常祈祷三世诸佛、传承上师,使他们的加持融入自心。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