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衣服有什么功德?请以其他公案加以说明。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 供养衣服有什么功德?请以其他公案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以清净心供养衣服,生生世世可获得特别庄严的身相。如《百业经》中的金色比丘尼,她前世是一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被驱出家门流浪街头四处行乞,每日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又染上严重的麻风病。后来,给孤独长者见她无衣蔽体,就给她一件衣服。她见到佛陀后,生起极大信心,把身上脏血垢染的衣服脱下来,以清净心供养佛陀,且于佛前无比欢喜地合掌祈祷,在对佛生起欢喜心中去世。她死后转生为当地一商主之女,诞生时端庄异常,身色金黄,故取名"金色"。七岁时对佛生起信心,恳求父母同意她在释迦教法下出家。她出家后昼夜精进,很快灭尽烦恼,获得罗汉果位,具大神通。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六游增地狱

【◆参考答案◆】:八热地狱,每一狱的四门,各有十六副地狱,此十六副地狱的痛苦,一狱比一狱加深,故名游增。罪人在八热地狱受罪後,又要经过十六游增,次第受苦,其名为:斤斧、豺狼、剑树、寒冰、黑沙、沸屎、铁钉、焦渴、饥饿、铜镬、多镬、石磨、脓血、量火、灰河、铁丸。

(3)【◆题库问题◆】:[问答题] 别人对我行为不恭敬、语言尖酸刻薄,作为大乘佛子,我应当如何对待?

【◆参考答案◆】:首先应忆念自己的菩提心誓言,忆念诸佛菩萨及传承上师对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从而息灭嗔心、报复心,反而愿他们生生世世具足菩提的殊胜缘分,如无著菩萨在《善说海》的结文中说:"无论于我贪或嗔,赞毁以及作利害,愿凡见闻念我者,悉皆速得胜菩提。"愿这些与我结缘的众生,暂时不堕恶趣,得到人天福报,究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获得无上佛果。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对上师等严厉对境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多少大劫,此中所说的“刹那”是指时际刹那还是成事刹那?请说明二者的差别。

【◆参考答案◆】:指时际刹那。正常男士弹指间为一时际刹那,而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成事刹那。

(5)【◆题库问题◆】:[问答题] 佛菩萨的圣号和我们凡夫的名字有什么差别?

【◆参考答案◆】:无论什么众生,仅听闻圣尊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会遣除心里的痛苦、困惑、烦恼等,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众生感受痛苦时,如果一心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菩萨就会寻声救苦,加持这些众生全部获得解脱。诸佛菩萨的名称具有非常甚深的因缘,千百万劫前就被佛的金刚语亲自授记了,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以智慧的结晶而形成了这样的名号。真正有福报的人,才有缘听闻佛菩萨的名号;没有福报的人,即生中根本听不到这些名号,也见不到诸佛菩萨的圣像。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我们看到一些众生非常可怜,或者马上就要死了,为其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传到他的耳旁,此后他就不会再堕恶趣了,这个功德是非常大的。凡夫名字不具此功用。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六衰

【◆参考答案◆】: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非天要感受什么样的痛苦?转生非天的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非天之苦:非天嫉妒心极为粗重,就是在自己的范围内,区域与区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也总是争斗不息,格格不入,始终在战火纷飞中过日子。(二)转生非天的因:(1)转生为阿修罗的根本因,主要是嫉妒心。若对超过自己的人无法忍受、心生忧恼,这就是嫉妒。若对超过自己的人无法忍受、心生忧恼,这就是嫉妒。今生嫉妒心太强,来世很容易转生为阿修罗。(2)另一方面,也不要有好战的心态。有些人平时酷爱打仗、武器,喜欢看武侠小说和武打片,这种习气很不好。在家居士常看跟打仗有关的电影、电视或书籍,对自己有害无利。

(8)【◆题库问题◆】:[问答题] 平时的行住坐卧中,怎样做才算是把菩提心运用到生活中了?

【◆参考答案◆】:行住坐卧,念念不忘的就是"我要帮助众生"。这种心态不仅要在心里发,在实际当中也一定要运用起来。不管是在哪个场合,只要有帮助众生的机会,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利他心运用起来,哪怕是看到路上有块大石头,也要想"这可能对过路的人有影响,或者对车辆有影响",然后把它扔在旁边。这种行为是无条件的,不希求什么果报,帮助别人,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什么样都可以,只要能给他人带来一分快乐、一分幸福,这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人间的意义了。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如顿证

【◆参考答案◆】:谓一切修行的人都同乘一如之理而顿证菩提。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既然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生嗔者是幻化的,嗔心也是幻化的,那又何必去除嗔恚呢?懂得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平时该如何修行?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没有分清胜义谛和世俗谛。虽然在证悟实相者的境界中,一切现法都是幻化梦影,但对我们凡夫来说,实执习气浓厚,诸法无生幻化的实质无法见到,森罗万象显得实实在在。特别是嗔恨的恶习,在没有证悟空性前,它带来的苦受超过其余所有烦恼。因而胜义中虽无有除嗔之事,但在世俗却有灭掉嗔恼的必要。我们必须以忍辱去对治嗔恨,在如幻如梦的境界中,以如幻如梦的忍辱去对治如梦如幻的嗔恨,这样才能彻底断除嗔恨带来的如幻如梦痛苦,得到如幻如梦的解脱和安乐。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平时我们修行时,一方面对诸法不要太执著,要明白它幻化无实的本质;另一方面,世俗中的行持善法不能偏废,在如幻的境界中积累如幻的资粮,度化如幻的众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