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法”和“密宗气功”是一回事吗?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密法”和“密宗气功”是一回事吗?

【◆参考答案◆】:佛教密法中有类似气功的修炼法,但密法是一个规模相当庞大而内容又十分丰富的综合佛法体系,绝非气功一词所能代表的。首先,佛教密法是解脱生死轮回的大法,并不是气功之类的世间神通和健身修炼法。其次,密法修的是大乘佛教的思想精神、智慧境界,并非单一的气脉和肉体功能的锻炼。第三,密法要遵守严格的传承理法,绝不允许世人自创。第四,密法要信守戒律,以修德为本,不重法术。第五,密法中把气功只当作打开脉结的一种特殊手段,并不把它当作破悟大法而占用大量的修炼时间。还有一点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密宗气功"指的是出自密续中的气脉明点特殊修法,不是社会上流行的那种借佛法名义胡编乱诌无根无据的伪气功。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九道

【◆参考答案◆】:九有情居。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五欲

【◆参考答案◆】:财,色,名,食,睡。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有人问:“上师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死?”,“有的人说:上师没有业障,因此不会生病。即使生病也和凡夫不一样,他们是替众生消业。”可是佛经上说:“诸佛非以水洗罪,不能手除众生苦,不移自证于别人,示法真理令解脱。”这和前面的“上师替众生消业”的说法显然有矛盾,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上师"或"法师"是担任传法任务的一种角色,担任这一角色的无论在家男女或出家僧尼,绝大多数都是五根未净,五欲未除,身处轮回的普普通通的凡人,既然是凡人,就无法脱离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在"上师"的角色中即使是有佛菩萨转世的人,那也是极个别的,而且,虽然是佛菩萨转世,既然转世为人类,就有人类的共同特点,就有生老病死,释迦牟尼享年八十,在莎罗林圆寂,便是最好的例子,难道还有超过释迦牟尼的"上师"么?再者,"患病替别的众生消业"的说法也只是具大慈大悲心的菩萨的一种发心境界之谓,是一种修菩提心的观想法,如果真能替众生消业,无始以来无量佛菩萨替众生消业,众生的恶业早应该消尽,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受苦受难的六道众生呢?实际上佛家的观点是无论善业还是恶业都是自作自受,别人无法代替享受和消除。佛和佛法只是指出造善业,因而得乐,消恶业,因而离苦的理由和具体方法。故在经中说:诸佛无法像水洗污垢那样用法力洗去众生身心上的恶业,无法用手摘除别人身上的痛苦,也无法把自己证得的智慧,能量移植给别人,只是把万法的终极法性和离苦得乐的道理告诉给别人,让众生自己觉悟和自救。符合这条佛语原则的说法才是正确的说法。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所作善根为什么要回向无上菩提?

【◆参考答案◆】:可以保持自己的功德善根不毁坏,乃至得菩提之前,这个善根不会消失,而且会越来越增长,《妙臂请问经》中说:"回向后的善根,永远也不会失毁,犹如大海与盐味无二无别,回向后的善根与如来的智慧无二无别。"所以,我们应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给所有众生,在回向的时候,一定要发愿: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安宁!

(6)【◆题库问题◆】:[单选] 在家的菩萨戒是受()
A.六重四十八轻戒
B.十重四十八轻戒
C.六重二十八轻戒

【◆参考答案◆】:B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七宗

【◆参考答案◆】:律宗、法相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禅宗。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在家弟子如何修持佛法?

【◆参考答案◆】:佛法是一种应机教化超度的方便法,没有一种固定的修持模式。把佛教的修持理解为几种狭隘的固定模式或者教条主义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佛教的修行原则是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调服心性三条。净化心灵,彻底清除贪、嗔、痴、慢、邪见等心灵污染,达到人格的真、善、美和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佛。修行的方法有千万种,其目的只有追求幸福快乐的人身和成佛两条。智者可以从目的上选择一种最佳修持方法。在家的学修者不能生搬硬套出家人的方法,这要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环境和家庭等情况决定。有的人可以从阅读经书,加强思想修养入手;有的可以静坐,修定,修慧,走开悟之路;有的可以专心诵经念咒。若要想迅速获得修证成就,就要按修密程序求密法,坚持修习。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修哪种法,都要有上师的指导和清净的法脉传承,不能凭书本自学,不能相信不符合佛教经典教义的乱传乱说,更不能相信那些打着佛教旗号的邪门外道,巫婆神汉,以及形形色色的装神弄鬼自称佛、菩萨行骗的伪气功师之流。

(9)【◆题库问题◆】:[问答题] 修行人如果没有钱,是否就无法圆满自己的资粮?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是。不管什么景象,只要自己觉得悦意好看,第一个念头就要想"供养三宝"。口里可以这样说,心里也可以这样观想,如此一来,自然而然就能圆满很多资粮。对瑜伽士或修行境界比较高的人而言,所有境相跟真正的实物没什么差别,这是由于一方面他的观想能力特别强,另一方面他对外在的金银财宝并不执著。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菩萨的堕罪共有几条?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按照本论所说,国王与大臣各有五条定罪,平凡人有八条定罪,再加上舍弃愿菩提心,总共有十九种菩萨堕罪。《宝积经》、《虚空藏经》、《月藏经》中讲:若加上舍弃行菩提心,共有二十条菩萨罪。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