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对佛法所讲的内容是否可以产生怀疑?为什么?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 我们在学佛过程中,对佛法所讲内容是否可以产生怀疑?为什么?

【◆参考答案◆】:在学佛的过程中,对佛法的道理,不管是胜义谛还是世俗谛,可以产生一些怀疑。因为有了怀疑,才会进一步深入了解,从而断除怀疑,获得定解。从佛教历史来看,以前也有许多高僧大德先是对佛教存有怀疑,有各种不解之处,后来通过闻思修行完全解除了疑团,最终才获得了成就。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切唯心造

【◆参考答案◆】:谓一切万法都是由心而起的。

(3)【◆题库问题◆】:[问答题] 障碍高僧大德的利生事业会有什么果报?为什么?

【◆参考答案◆】:无数劫中在恶趣里感受难忍的痛苦。因为高僧大德的善行事业对众生有极大利益,如果此事业遭到一些人扰乱、障碍,令利益众生之事业不能顺利进行,扰乱者就是间接损害了众生。简言之:谁障碍菩萨的善行,也就等于损害众生利益,那么他一定会因此恶行而感受无边恶趣痛苦。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异

【◆参考答案◆】:一与异。一是彼此一样,异是彼此迥异,一与异,都是偏於一方的思想。中论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5)【◆题库问题◆】:[问答题] 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入菩萨行论》在印度、藏地颇受重视?

【◆参考答案◆】:印度大概有108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而在过去的印度,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能够真正有利于众生,才可以出版,故从108个注疏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非常重视。藏传佛教有103函《甘珠尔》、250多函《丹珠尔》,各派大德所造的论典也不计其数;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在千经万论中,各大教派(不管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还是宁玛派)每个寺院一致公认共同认可的、必须要学的一部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尤其是噶当派,尊崇本论为必须要学的"噶当六论"之一。

(6)【◆题库问题◆】:[单选] 人天果报以()为主。
A.布施、持戒、忍辱
B.布施、持戒、爱语
C.布施、持戒、修定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藏传佛教就是“藏密”吗?

【◆参考答案◆】:藏传佛教和"藏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藏传佛教包括显宗菩萨乘和密宗金刚乘两部分。显宗以"三藏"经典为主,教授戒定慧三学,成就显宗四身佛;密宗以"四续"经典为主,教授四部瑜伽,成就密宗双合七支持金刚佛。虽然藏传佛教从总的方面来讲,都主张先显后密,显密结合,但各教派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噶当派主修菩提道,不提倡学密;萨迦、噶举、宁玛等主修密法;只有格鲁派才主张显密并举,双翅齐飞。因此,以"藏密"称呼"藏传佛教"并不确切。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界互具

【◆参考答案◆】:十界互具十界而成百界的意思。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密法既然非常殊胜,为什么外界有这么多的误解和毁谤呢?

【◆参考答案◆】:外界对密法产生种种偏见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密法本身有许多保密措施,戒律很严,不允许公开宣扬,教外之人没有机会了解密法的理法和行法,即对密法处于无知状态。二是以显宗的理法和伦理标准衡量密宗,觉得密宗不是"正宗"佛法,这就像小乘人不承认大乘教义一样,实际上密法有自成体系的、完整的、逻辑性非常严密的修道证果理论。无上密法结合人体的自然规律,提出修禅定开发高级智慧,达到快速成佛的合理性和精密性远远超过了显宗理论,所以古今知情者才异口同声地称密法为佛教的"精髓"。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教内部各宗到底承认几识?

【◆参考答案◆】:在佛教四大哲学体系中,小乘毗婆沙和经部遵照佛陀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开示只承认六识,不承认八识(见《毗婆沙论》、《俱舍论》等)。大乘中观宗根据《般若部》诸经只承认六识说。唯有大乘唯识宗承认八识。严格地说,也不是所有唯识门中人都承认八识,只有顺经唯识家承认八识,顺理唯识家如陈那、法称在其著作《集量论》和《释量论》中只有六识说,只字未提八识。因为因明的基本世界观与经部的观点相同,承认外境的物质性和与内识相对的独立性,这个观点与以实际经验为根据的科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承认阿赖耶识的话,就要承认"唯识无境"的一套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独立存在的理论,而这种理论,与人们的实际经验相矛盾。而因明论是以实际经验现量为真实的。中观宗在世俗谛上是顺世的,故承认与识相对的外境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在世俗谛上"识境俱有",在胜义谛上"识境俱空"。所以,六识为大小乘通论,八识乃唯识一家之言。严格地说,只是唯识门中顺经派之言。顺经的"经"指《楞伽经》。除了"六识"说和"八识"说而外,佛教内部还有"一识"说,如小乘成实宗;"二识说",如《起信论》;"三识"说,如《楞伽经》略说三识;"五识"说,亦《起信论》别说;"九识"说,如无著《摄大乘论》;"十识"说,如依《摩诃衍论》而说;"十一识"说,见《世亲摄论》;"无量识"说,东密胎藏说。对意识的分分合合的许多种说法,都不是哪个论师的无知或杜撰,都有佛经的根据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