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光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光

【◆参考答案◆】:1.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即佛身上所发出来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够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发出来的光,它恒常照护著一切众生。2.常光和神通光。常光是佛身上所常发放的光,如释迦佛一寻之光是;神通光是佛以神通力所发放的光,如释迦佛在说法华经时!特以神通光照遍东方一万八千国土是。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种菩提心

【◆参考答案◆】:缘事菩提心和缘理菩提心。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言为体,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缘理菩提心是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於此中道实相,而成就上求下化的愿行,这也是最上乘的菩提心。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要思考无常?有什么利益?

【◆参考答案◆】:(1)俗话说:"纵有金山银山,临终也带不走一文。"想到人终究要死,死后身外之物一切皆失,可以淡化对今世眼前利益的贪心。(2)过去有老修行说:"今晚临睡脱了鞋,不知明早能否穿。"或说"这口气咽下去,也不知能否再有下口气吐出",生命就是如此危脆,死亡会随时来临,种种天灾人祸,水火盗贼、王难战乱、车祸病魔等等,一口气不来就完了。意识到死无常,就不会今天推明天,明天又推后天,或指望退休后再修。有没有明天、有没有退休还很难说呢。怎么面对死亡?身后又怎么办?这就要赶紧计划,做好安排。(3)觉悟到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走向死亡,每过一日寿命就减少一日、死亡就向自己逼近一日,就会提醒自己放弃对虚幻事物的迷恋,将宝贵光阴用来求取人生真价值。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人身有什么珍贵价值?

【◆参考答案◆】:(1)成佛离不开现世的人身,转世人身是现阶段修行的主要目标,通过现世的人身可以修积继续转生人身的因缘。(2)现世的人身有能力修积超世解脱和成佛的因缘,利用人身特有的精气脉条件,可以修即身成佛的无上密道。(3)人若能自觉,现有人身每时每刻都能发挥有益的作用。如果利用能修善的这一面,每时每刻都能起到修的作用。修行并不只是去寺庙或者诵经、念佛号,入佛门后的一言一行、每一件事情乃至每一个念头无不是在修行。修行就是全面地修,处处都是修行的环境,将佛法理念贯穿生活始终。对一个觉悟者来说,见到的、听到的都是佛法,观花开花落,就知无常与苦,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教材。在认识人身难能可贵的基础上,产生一种紧迫感,不浪费时间,不虚度年华,使现有的短暂人生发挥积极作用,做一点有益的事,是认识人生价值的目的。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敬戒: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因为都是规定尼众恭敬比丘尊重比丘的事,所以後人称之为八敬法。

【◆参考答案◆】:一、百岁尼要礼初受戒比丘。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三、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於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此丘僧为之授戒)。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六、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七、不同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丘住处结夏安居(为便利请求教诫故)。八、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恣(自由举罪)。

(6)【◆题库问题◆】:[问答题] 意幻供养与意缘供养有什么差别?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意缘供养是指心中缘取真实物作供养,比如,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物品,或者一朵美丽的鲜花,心里首先缘取这个外境,然后再进行供养。意幻供养则是以心意幻化、观想无量无边的供品作供养,虽然不一定有真实外境存在,但也有如是的功德。

(7)【◆题库问题◆】:[单选] 苏东坡因佛印禅师一句话,而输掉御赐的玉带,此句话是()
A.四大本空,五蕴非有
B.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C.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宗

【◆参考答案◆】: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9)【◆题库问题◆】:[问答题] 三界的众生那么多,每个众生的习气爱好都不同,而我只有一个,应该如何将他们全部执为我所呢?

【◆参考答案◆】:将众多有情等同自身去爱护,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与我所的范围可以扩大或缩小。比如我们凡夫执爱的身体,是由双手、双脚、头、眼睛、肩膀、内脏等不同部分组成,头又可分为鼻子、眼睛等,所谓的一个身体,不过是一种假立的概念,但在凡夫的心目中,因将这些同等地执著为身体,所以能对它们平等爱护。同样,三界的众生虽然很多,每个众生的性格、爱好、根基等各不相同,但如果平等地执取爱护,认为他们都是"我"的部分,这跟执著身体的不同部分没有什么差别。实际上,我和众生也是分别念假立的,并没有本质上的自和他。既然可以执著本不是我的五蕴为我,那为什么不可以将众生执为我所呢?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凡

【◆参考答案◆】:内凡和外凡。内凡是快要进入圣位的人;外凡是刚刚闻教起信的人。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