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其他教派应持何种态度?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对其教派应持何种态度

【◆参考答案◆】:对待教派问题有两条原则:一是对佛教任何教派都不应该抱有偏见;二是信仰贵在专一。就第一个问题来讲,佛教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禅宗、净土,就藏密而言,无论萨迦、宁玛、格鲁、噶举、希结、觉囊都是佛教这棵大菩提树上的大小枝丫。尽管它们各自花色不同,但它们同出于一条根,结同样的果,这一点是相同的。"花色不同"是说各教派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泛称八万四千法。只要有利于众生,能使众生离苦得乐的法都是好法。我们不能站在世俗的立场上为贪嗔所驱使,抬高一派,贬低一派。如有的人站在小乘立场上说大乘"属后出,非佛说";有的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密宗出自印度教,非正宗佛教"云云,仿佛唯有自己才是一切佛法的遍知者似的。这种人如果是佛教徒那他就犯了一个可怕的诽谤佛法罪,他的三皈戒性也将荡然无存。对任何教派都随喜、恭敬是五佛戒的戒律之一,对此应持正确态度。第二个问题是信仰贵在专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皈依哪个教派是信仰环境和自己的机缘所决定的,有的人经过理论研究以后,也有改信他派的可能性。"信贵专一"就是说无论信仰哪一个教派都要专一,不应该像"乞丐的面袋"——各种成分混杂在一起。"专"才能"精",做学问和学佛都是一样的道理。做学问所谓"广",只是指所掌握的知识面较广,但真正的学者都有自己的专长。有的人谈起佛法来,三教九流、儒道基督,牵强附会,东拉西扯,似乎他们样样精通,实际上正好暴露了他们的信无专信,学无专长,浅薄无知。当触及关键问题时,他们采取的则是一种闪烁其词的回避伎俩。有的人自吹自擂,说他萨迦、噶举、宁玛、格鲁的大法样样精通,但内行一目了然,他们什么也不懂,只是一个小小的"杂货摊",而不是学有专长的"专业公司"。不仅如此,信仰不专一还会遭到护法的惩罚。因为各教派的护法神都是以保护各教派的法脉和教徒的信仰、戒行为己任的。如果法脉混杂,教徒的信仰和戒行不纯,就会激怒护法,遭到可怕的报应。在藏传佛教史上有关这方面的事例和大德高僧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绝不可等闲视之。

(2)【◆题库问题◆】:[问答题] 什么叫持文不持义?什么叫持义不持文?哪些情况属于持文不持义?哪些情况属于持义不持文?你是否有这些过患?

【◆参考答案◆】:过于耽著文字、对字句太重视,而放弃甚深的意义,就叫持文不持义。有些人只重意义而不重词句,认为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加持,一切境界是通过意义证悟的,进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这就叫持义不持文。追求华丽的词藻、隽永的文句,平时看一个文章或读一部经论,首先看里面的文笔好不好,文字搭配得如何。假如文笔不妙、用词不恰当,就把法本扔到一旁,理都懒得理。这样的毛病,喜好诗学和词藻学的文人容易犯,爱钻研因明的人也容易犯。包括现在有些佛教徒,天天念《金刚经》等经典、持阿弥陀佛等佛号,很注重念了多少遍,虽然这也有功德,但若意义一点都不懂,一说到理解意义,就搪塞道:"我是凡夫人,这种境界太远了。"这往往会陷入"持文不持义"的状态。有些道场,对闻思不太强调,对背诵经论也不太赞叹。还有禅宗道场,成天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挂在嘴上,认为不立文字就是最高境界,这些都有可能会落入"持义不持文"。观察自己,虽然非常重视意义,但平时也有耽著优美文句的习气。

(3)【◆题库问题◆】:[问答题] 请写出八种无暇,为什么称这些地方是无暇?请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八种无暇之处,包括非人中的四种、人中的四种。非人的四种:1)地狱:恒时有寒热的痛苦,根本没有修行的空闲;2)饿鬼:整天有饥渴的痛苦,不可能有修行的机会;3)旁生:有愚痴和被役使的痛苦,也没有修行的机会;4)长寿天:在四禅广果天的附近,转生于此的天人,很多大劫中一直处于禅定,没有任何意念,故也不会有机会修法。人中的四种:1)边地: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佛法一点都不兴盛,在那里人们把佛教当作神学,甚至有些地方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还有些人,虽然生于佛法兴盛的中土,但由于家庭的关系,对佛教一无所知,这些人都没有修法的机会;2)佛不出世:虽然没有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但佛没有出世,就像暗劫一样,也没有修法的机会;3)持邪见者:即使转生到佛出世的地方,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对佛教的所作所为不相信,这样也没有机会修法;4)喑哑:虽然没有生起邪见,但自己特别愚痴,怎么听经闻法也没有思维能力,这种人也没有机会修法。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平时吃海鲜、杀生时,敢保证这些动物里面没有发过菩提心的菩萨吗?如果有的话,你的罪业有多大?对此今后你有何打算?

【◆参考答案◆】:不能保证。对发心菩萨生一刹那恶念都有这么大的过失,那把它一口吞下去,并且吞了很多次,吃了很多很多的菩萨,造的业真是非常可怕!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重新做人,一方面要努力忏悔,另一方面,对所有的众生要观清净心,尽量不生恶心,且发愿不杀害众生,尽力放生、饶益众生,以这种誓愿摄持,乃至生生世世,我们的行为都会如理如法的。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三恶道

【◆参考答案◆】:地狱,饿鬼,畜生。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决定有情转世轮回的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决定转世的因素,一是烦恼,二是造业行为。烦恼有多种,但作为转世主因的烦恼,是执实无明。从无明产生贪嗔痴等各种烦恼,由烦恼引起各种造业行为。无明是造业的思想根源,造业行为是无明引起的身言意行为。在转世中无明是作用力的本源,如火种;造业行为是引发作用力的助剂,如氧气。虽然烦恼未除,只要断绝造业的行为,无明就像真空中的火种一样,发挥不了燃烧释放能量的作用。业对转世的作用就像阳光、水分和肥料对种子发芽生长的作用一样。业分三类:一是善业;二是恶业;三是不变业。善业是感招人天善报、善果和一切幸福快乐的因缘;恶业是下堕三恶道和招致一切不幸恶果的因缘;不变业,也叫不动业,是转生色界或无色界的因缘。

(7)【◆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有人说道谛是欲界中的天人的境界,这话对吗?

【◆参考答案◆】:欲界的天人竟然成了"见性圣者",有了"道谛"。这不是笑话吗?真正的"道谛"是修到见道以上圣人的境界,不是欲界天人。天人还是凡人,欲界的天人多一些神通,但是和凡人一样,业尽以后仍会掉下来——进入六道轮回。因此,天人和圣人要分清。

(8)【◆题库问题◆】:[问答题] 自他宗于“共相”有什么不同看法?

【◆参考答案◆】:自宗承许"共相"是分别心所引生的错乱法,他宗不承许"共相"是错乱的,而是实有存在。

(9)【◆题库问题◆】:[单选] 佛教是属于怎样的宗教()
A.乐观的宗教
B.实观的宗教
C.悲观的宗教

【◆参考答案◆】:B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迷

【◆参考答案◆】:即生、灭、去、来、一、异、断、常的八种迷见。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