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材料分析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贯彻哪些原则。(9分)

  • A+
所属分类:教师类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联系材料分析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贯彻哪些原则。(9分)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在前排同学后背贴字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的窗户玻璃……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九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办法,请你帮我严格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进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交流。从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亲说:“你的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了著名企业家。

【◆参考答案◆】:就材料内容而言,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的原则有: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在所有人都认为小辉调皮的时候,新班主任并没有直接盖棺定论,而是在全面了解后,对小辉父亲说小辉很聪明,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这表明新班主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②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班主任在了解小辉的过程中,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这表明新班主任能够尊重信任小辉,并对小辉进行正确的指导。③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和改变集体对个人的看法,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进而提高集体向心力。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相关知识。

(2)【◆题库问题◆】:[多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列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的制度架构
B.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发挥作用的表现
C.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运用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参考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题库问题◆】:[单选] 赵明非常害怕狗,教师依次让他选看狗的照片,与他谈论狗,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里的狗,让他靠近笼中的狗,最后让他摸小狗、抱起小狗,消除其对狗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法
D.模仿法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 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4)【◆题库问题◆】:[单选] 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 )。
A.埃里克森
B.卡特尔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有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5)【◆题库问题◆】:[判断题] 教师职业道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认知。()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6)【◆题库问题◆】:[单选] “率真、耿直“反映的个别心理现象是()。
A.能力
B.兴趣
C.性格
D.动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7)【◆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6分)“方苹果”的启示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圆的、椭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箱的买,方苹果比圆苹果装得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当然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能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

【◆参考答案◆】:(1)建构性的课程观。教师的课堂不是预设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反应和互动来共同建构的。(2)鼓励性、发展性评价观。面对课堂上学生的“方苹果”设计,教师没有批评,而是问他理由,然后赞赏地评价、鼓励他。(3)启发式教学观。教师的课堂导入很好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4)以生为本的学生观。教师在课堂中,很好地照顾了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尤其是对学生的“方苹果”的设计,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坚持以生为本的学生观,鼓励、表扬他。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教师教学的相关知识。

(8)【◆题库问题◆】:[单选] 如果某学生将“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等原则作为道德判断标准,那么该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
A.前习俗阶段
B.习俗阶段
C.后习俗阶段
D.超习俗阶段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前习俗水平的主要特征是由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主要着眼于具体的结果。习俗水平以他人期望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主要满足社会期望。后习俗水平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学生将“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等原则作为道德判断标准处于后习俗水平。

(9)【◆题库问题◆】:[单选] 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理论是()。
A.神本位与人本位
B.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C.社会本位与自然本位
D.人本位与自然本位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从古至今,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有根本性的是教育活动究竟是关注人的个性发展还是注重社会的需要的争论,即历史上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之争。

(10)【◆题库问题◆】:[单选] 现代科技中,()是通过受激发射而实现光波放大。
A.放射
B.核裂变
C.核聚变
D.激光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激光最初的中文名叫作“雷射”“莱塞”,是它的英文名称LASER的音译,意思是“通过受激辐射光扩大”。激光的英文全名已经完全表达了制造激光的主要过程,激光的原理早在1916年已被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1964年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建议将“光受激辐射”改称“激光”。故本题答案选D。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