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 “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参考答案◆】:这种观点不正确。阿底峡尊者曾说:"内外道以皈依别。"如果你没有正式的皈依,则不能称为内道的佛教徒。世间上结婚、当总统尚且要在对境面前发誓,所以仪式非常重要,有了皈依的仪式以后,自相续中才有皈依的戒体。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完全不同。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想解脱轮回的人而言,首先一定要皈依。

(2)【◆题库问题◆】:[问答题] 什么叫做不放逸?它的本体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你做到了多少?

【◆参考答案◆】: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学集论》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不放逸的本体,就是行持一切善法的精进。不放逸的作用,就是受持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

(3)【◆题库问题◆】:[问答题] 学佛法、信佛法、修佛法有何差别?

【◆参考答案◆】:学佛法、信佛法、修佛法是不相同的。相信佛法,叫信佛法;字面上知道一点理论,这叫学佛法;不但是相信、知道,而且实际行动中真的去做,这叫修佛法。学佛属于听闻阶段,由从善知识那里听闻到了佛法,由如理思维而正信佛法,从而改变自己过去的错误观念以佛法指导自己的行为就是修佛法。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对于皈依的学处,阿底峡尊者和《瑜伽师地论》中是怎么规定的?

【◆参考答案◆】:阿底峡尊者规定了五条皈依戒:第一、纵遇生命危险或者为了大的奖励也不舍弃三宝;第二、遇到重大的事情时,不寻求其他方法,唯一认为三宝能救护;第三、恒时忆念供养三宝;第四、尽心尽力地令自他趋入佛门;第五、无论去往何方,都要顶礼佛陀,自己随身携带佛像,在住的地方早晚向佛像恭敬顶礼。《瑜伽师地论》中讲了八条皈依戒:第一、皈依三宝后要恒时依止上师;第二、要听闻正法;第三、如理作意;第四、如理修法;第五、守护根门,我们的五根经常散于外境,如果未以正念护持,很容易造下种种恶业;第六、悲愍有情;第七、恒常尽心尽力地供养三宝;第八、守持戒律。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如是

【◆参考答案◆】:天台宗认一切法,皆是真如实相,或名为如,或称如是。十法界中,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内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体质,名如是体,四、由体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的作业,名如是作,六、由所种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缘,名如是缘,八、由缘发生的结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报应,名如是报,十、以上相为本,报为末,最後的归趣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十法界中的每一界,情与无情,色心万法,皆具此十如是。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把智慧称作“解脱门”和“佛母”呢?

【◆参考答案◆】:因为众生堕落六道,吃苦受罪的最终根源是愚昧无知,这愚昧无知就像遮盖双眼的黑色障碍物一样,因此称作"无明"(漆黑、幽暗)。智慧就像灯光和阳光,用佛法的智慧之光消除无明愚痴,就是解脱,就是佛。获得智慧就如从沉睡中觉醒,故称"觉知"、"觉悟"。人类的一切知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智慧的成就,不管是衣食住行、工业、科学都是智慧的成果,一切苦难和罪恶都是愚昧的产物,如战争。只有智慧才能解决人生的难题,只有智慧才能改造世界,这就是佛家的观点。

(7)【◆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说:“为了弘法利生,我必须要有名声,不然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怎么广度众生呢?”对这种论调,你怎么破斥?

【◆参考答案◆】:度化众生靠的是修证功德,靠自己的慈悲心和智慧。如果一个人具足了这些功德,即使他没有什么名声,也能够利益广大众生。西藏人有种说法是:"是真金,虽在泥土中也会发光。"你真正有了修证功德,就会像太阳升起来一样,不管乌云有多么浓厚,阳光也不会被遮挡的。如果自身没有功德,纵然名声如雷,但这除了给你带来麻烦外,也利益不了任何众生。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吗?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来世是今世的继续,今世是过去世的来世。三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三世”代表生命流转的全过程。佛教所关心的是一切生命流转的一般过程和部分众生从流转中解脱升华的特殊过程。“整体”观念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那种只考虑今世利益而不考虑影响到来世,只考虑今世的苦乐处境而不追溯过去世的因缘,是一种“见树不见林”的局部观念。世俗观念的阶段性和支离破碎性就表现在这类问题上。佛教来世的幸福并不是一种虚幻的追求,而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为基础上的造福行为。这种造福的高尚道德行为,利己利众行为,本身是立足于现实,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今世见效行为。如人的高尚行为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利乐和人类道德的堕落所引起的犯罪行为对自己和社会造成的祸害。可惜世俗的眼光只觉察到这种今世的利害现象,认识不到长远的利害关系,因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若有人持刀棍等凶器加害我们,让我们感受身心的痛苦,此时是否应该对敌人生嗔?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应该。作者说:"你不应对敌人生嗔,应该对棍棒生嗔。因为打你的不是敌人,而是棍棒。"有些人可能会反驳:"不对,棍棒无法自己跑来打我,是敌人操纵它来伤害我的。所以害我的根源是敌人,我理应嗔恨他。"对此,作者回答道:"其实敌人也是身不由己,在烦恼的控制下,他毫无自主的力量。如果棍棒是敌人的工具,那敌人就是嗔恨烦恼的工具,要找主犯的话,烦恼才是罪魁祸首。"或者说,你真要生嗔的话,为何不嗔恨所有的因缘?打你的是棍棒,棍棒的来源是敌人,敌人的来源是嗔恨心,嗔恨心的来源是无始以来的业……。打你的因缘有那么多,对前面的你不生嗔,对后面的也不生嗔,仅仅挑出中间的敌人来嗔恨,这样也太不合理了!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普贤云供

【◆参考答案◆】:凭借普贤菩萨的等持力,自己心间放射出等同于百千6俱胝无量佛刹尘、五颜六色的光芒,每一光端又化现出一尊与前面相同的普贤菩萨,他们每一位心间也都放射出与前面一样的光芒,并且光端又幻现出无数不可思议的普贤菩萨,他们每一尊也都以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的供品供养十方佛及佛子,这就是所谓的"普贤云供"。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