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境三谛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境三谛

【◆参考答案◆】:又名圆融三谛,或不思议三谛,即空假中三谛圆融於一境的意思。天台宗说,诸法无自性,谓之空,因缘所成,谓之假,即空即假,谓之中。如此三谛之理融洽於一境,三即一,一亦即三,圆融无碍,谓之一境三谛。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一位

【◆参考答案◆】:十地加等觉,叫做十一位。

(3)【◆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口中说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行为上经常大肆造恶业,这是为什么?你平时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可从两方面分析:1)这只是一种口头禅而已,如果真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心底里生起诚信,则不会造恶业。因为每个众生都害怕痛苦,一旦造恶业就会堕入恶趣,谁又肯自掘坟墓呢?2)由于不了知寿命是如此短暂,以致受烦恼的牵制依靠身语意造了许多恶业。

(4)【◆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请以教证、理证、公案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教证:萨热哈巴在《多哈道歌》中云:"若于悦意平等境,相合心意所爱境,芝麻皮许之执著,亦引痛苦无边际。"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也讲过:执著越大,痛苦越多。2)理证:一切万法本来虚幻不实,在胜义量面前,连微尘许的实法也无有。而"执著"是将内外诸法、器情世界执为实有,比如本来无我却执著有我,外境本来虚幻却执为成实,从而产生各种贪嗔等烦恼,造作诸业,因业而感受轮回的百般痛苦。三相推理: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以背离诸法实相故。3)公案:有一次龙猛菩萨修持空性本尊,修了很多年也没有验相。他在修法之余,经常擦拭珍藏的一个精美罐子,有一天,他边擦拭边欣赏的时候,不小心把罐子摔在地上打烂了,没想到第二天就见到了本尊。龙猛菩萨就问:"我修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今天才见到您?"本尊回答说:"假如你对任何法有执著,都会障碍面见我。以前正因为你对罐子特别执著,所以虽然我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你,但你始终看不见!"由此可知,只要对一法有执著,也会对自己证悟有影响。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怨敌用兵器打我们时,为什么不能完全怪他,我们自己也有责任?你觉得这种说法合理吗?

【◆参考答案◆】:1)只有敌器与我们的身体二者同时具足,才会导致伤害痛苦的出生。如果没有身体,别人要打也像打虚空一样没有办法。假如单独对敌人生嗔心,非要报仇不可,但对身体从来没有怨言,也不打算找它算帐,这完全是一种愚痴的做法。2)身体像一个人形的大疮伤,轻轻触及就会痛苦不堪,我们由无智慧而盲目地爱取执著它,它在遭害受伤时该嗔恨谁呢?3)我们虽然不想受苦,却偏爱造作导致痛苦的恶因,既然现在为往昔的罪业而受害苦,凭什么憎恨别人呢?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教修持要断烦恼,究竟何种心态算作烦恼?

【◆参考答案◆】:烦恼是指内心中的负面心态,在经论中有很多种分法,如六烦恼、根本烦恼、随烦恼、见所断烦恼、修所断烦恼等等。下面主要分十类加以说明:(1)贪心是贪恋所爱。(2)嗔恨心是恨其所不爱。(3)傲慢是高傲自满。(4)无明是不明因缘事理。(5)疑心是怀疑生命转世的真实性之类。(6)坏聚见是将自己的五蕴身视为我与我属。"坏聚"的"坏"指易坏无常性,"聚"指五蕴聚集身。将这五蕴聚集无常物视为常一自在的我称坏聚见。(7)边执见,"边"指常断二边,见指执见也。(8)见取见,是将坏聚见、边见、邪见视为正见,视其具此三见蕴身为高贵身之不正见也。有些外道将自己的身体视为净化解脱的主体,故称"高贵身见"。(9)戒取见,是有些外道将其禁戒和苦行等视为解脱之道,将修其戒禁者视为高尚德行的不正见也。(10)邪见,是不相信轮回转世,相信上帝、自在天等创世说的邪见也。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对其他教派应持何种态度?

【◆参考答案◆】:对待教派问题有两条原则:一是对佛教任何教派都不应该抱有偏见;二是信仰贵在专一。就第一个问题来讲,佛教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禅宗、净土,就藏密而言,无论萨迦、宁玛、格鲁、噶举、希结、觉囊都是佛教这棵大菩提树上的大小枝丫。尽管它们各自花色不同,但它们同出于一条根,结同样的果,这一点是相同的。"花色不同"是说各教派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泛称八万四千法。只要有利于众生,能使众生离苦得乐的法都是好法。我们不能站在世俗的立场上为贪嗔所驱使,抬高一派,贬低一派。如有的人站在小乘立场上说大乘"属后出,非佛说";有的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密宗出自印度教,非正宗佛教"云云,仿佛唯有自己才是一切佛法的遍知者似的。这种人如果是佛教徒那他就犯了一个可怕的诽谤佛法罪,他的三皈戒性也将荡然无存。对任何教派都随喜、恭敬是五佛戒的戒律之一,对此应持正确态度。第二个问题是信仰贵在专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皈依哪个教派是信仰环境和自己的机缘所决定的,有的人经过理论研究以后,也有改信他派的可能性。"信贵专一"就是说无论信仰哪一个教派都要专一,不应该像"乞丐的面袋"——各种成分混杂在一起。"专"才能"精",做学问和学佛都是一样的道理。做学问所谓"广",只是指所掌握的知识面较广,但真正的学者都有自己的专长。有的人谈起佛法来,三教九流、儒道基督,牵强附会,东拉西扯,似乎他们样样精通,实际上正好暴露了他们的信无专信,学无专长,浅薄无知。当触及关键问题时,他们采取的则是一种闪烁其词的回避伎俩。有的人自吹自擂,说他萨迦、噶举、宁玛、格鲁的大法样样精通,但内行一目了然,他们什么也不懂,只是一个小小的"杂货摊",而不是学有专长的"专业公司"。不仅如此,信仰不专一还会遭到护法的惩罚。因为各教派的护法神都是以保护各教派的法脉和教徒的信仰、戒行为己任的。如果法脉混杂,教徒的信仰和戒行不纯,就会激怒护法,遭到可怕的报应。在藏传佛教史上有关这方面的事例和大德高僧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绝不可等闲视之。

(8)【◆题库问题◆】:[问答题] “众生诸苦乐,佛说由业生”,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众生的各种痛苦和快乐,佛说都是由往昔的业力所生。自己造了善业,必定感受快乐;自己造了恶业,就无法远离痛苦。通常人们在感受苦乐时,总会往他人外境上找原因,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些苦乐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业,由于这些业的果报成熟,自己才会不断地感受苦乐。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学处

【◆参考答案◆】:是指菩萨戒的每一条戒律。别解脱戒的戒律叫做"律仪",菩萨戒的戒律叫做"学处",密乘戒的戒律叫做"誓言",虽然说法不相同,但实际上都是戒律的意思。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有说独雄大威德才是格鲁不共本尊,13尊是共的,到底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独雄和13尊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修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佛,没有高低之分。但其他任何无上密本尊必须是至少5尊坛城才可以完备生起次第净治,而独雄只要单尊就可以,只有独雄大威德才具有这个单尊可以完备净治的特点,这是由于34只手中所持法器有这个能力的原因。从单尊具备净治这点来说,说独雄大威德是不共。并非殊胜于13尊的意思。但阿底峡尊者说过,如果没有菩提心而修持大威德,有堕落恶道的危险,因为利用四事业法作恶。没有这个能力的当然没有问题。从利用大威德法作恶这个角度说没有菩提心修大威德会堕恶道,并非外面说的只要修大威德法(没有菩提心的情况下)就会堕恶道,没有造堕恶道的业怎么会堕恶道呢?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