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民国时期的布告文种的含义、用途以及文种确立的过程。

  • A+
所属分类:林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阐述民国时期的布告文种的含义、用途以及文种确立的过程

【◆参考答案◆】:布告,是始设于民国时期由官署向民众宣布事实或有所劝诫时使用的公文文种。"布告"词义演化。我国古代,由官府晓谕、劝诫民众的公文,以"榜"、"示"为文种。而"布告",只是公文表述的常用术语。作为词素的"布"字,最初涵义是:(1)。陈述。(2)。记载。如"文、武之道,布在方、策。"(3)。传播。经过世世代代反复运用,"布告"中"布"的字义最终定型为"发布"。作为词素的"告"字,基本涵义为"告知";发展涵义为"告诫"。"诰"字的涵义变化,带动了"告"字的字义发展。第一阶段,"诰"为"告"之本字。涵义仅为"告知",故上、下均通用"诰"字。第二阶段,下对上陈述,创用"告"字;上对下告诫,才用"诰"字,故君、臣诫下之辞,都可称为"诰"。第三阶段,汉朝以来,仅皇帝之辞可称为"诰",臣子避嫌,故官署诫下之辞,也改用"告"字。第四阶段,随着"诰"(及以后的"诰命")。成为君命文种之一,为避免与之混淆,皇帝的诏、敕文书中表述训诫之意,也可用"告"字。布告文种确立。民国时期,"布告"取代"示"的地位,成为正规公文文种:(1)。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公文程式》沿袭清代设置"示"文种。(2)。同年11月袁世凯北京政府《公文程式令》改设为"布告",并将大总统发布者称为"大总统布告"。(3)。1914年5月,袁世凯将"大总统布告"易名"告令",而把各官署布告复称为"示"。(4)。1916年7月,黎元洪发布的《公文程式》,将两者合并设立为"布告"一种,最终确立了其正式文种的地位。布告的用途规定:(1)。基本用途。"官署对人民宣布(或表述为宣示)。事实",是历次程式的一致规定。(2)。发展用途。"对公众有所劝诫",这是1928年6月以来由国民政府历次《公文程式》所增加的规定。民国时期"布告"文种的两项用途规定,与古代作为公文术语的"布告"之"告"字的两项涵义,恰巧吻合。

(2)【◆题库问题◆】:[单选] 秘书辅助领导决策程序中的关键环节是()
A.调查研究,发现问题
B.综合分析,拟定方案
C.科学比较,择优选一
D.反馈信息,修正补充

【◆参考答案◆】:C

(3)【◆题库问题◆】:[单选] 秘书协助领导做好督查工作的首要原则是()
A.A.贯彻决策B.突出重点C.发现问题D.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多选] 目标时间法的特点有()
A.目标的集中性
B.目标的时效性
C.时间的预控性
D.时间的节约性
E.目标计划的循环性

【◆参考答案◆】:A, B, C, E

(5)【◆题库问题◆】:[单选] 重要的铺垫工作是领导开展工作必须的()
A.范围
B.信息
C.前提
D.指向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述禀状及其类别。

【◆参考答案◆】:禀状是明清时期主要由民众诉讼时上于官府的专用文种。状本是为历代所沿用的上行文种。起初,可用于民众向官府的各种请求。后来,逐渐定型为诉讼专用文种。至清代,称为"禀状",简称为状。禀状的类别区分为;原告之状,习称"告状";被告之状,习称"诉状"。

(7)【◆题库问题◆】:[填空题] 历史上早已消亡或现行法规已经取消的文种,在实际公务中,仍按传统习惯偶加运用为()时期。

【◆参考答案◆】:文种孑遗

(8)【◆题库问题◆】:[单选] 在具体职能活动的方式、过程、效果的比较研究中,还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A.A.纵向B.横向C.综合D.个案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填空题] 在“呈”里,()不是置于文后,而是另纸夹于正件()的页里面。

【◆参考答案◆】:清单;呈文

(10)【◆题库问题◆】:[单选] 在民国时期公文中,两个机关就同一事项用函往复联系、商洽时,其询问在先的“函”,称为()。
A.A.便函B.问函C.复函D.先函

【◆参考答案◆】:B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