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A由甲城开往乙城,货车8由乙城开往甲城,他们同时出发,并以各自恒定速度行驶。在途中第一次相遇,他们离甲城35千米,相

  • A+
所属分类:公务员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货车A由甲城开往乙城,货车8由乙城开往甲城,他们同时出发,并以各自恒定速度行驶。在途中第一次相遇,他们离甲城35千米,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行驶到目的城市立即返回,途中再一次相遇,这时他们离乙城为25千米,则甲、乙两城相距( )千米。
A.80
B.85
C.90
D.95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由题意,A.B两辆货车第一次相遇时,货车A行驶了35千米;从开始至第二次相遇时.货车A的行驶路程为一个全程加上折返路程,也就是第一次相遇时路程的3倍。那么甲乙两城距离为35x3—25=80千米。

(2)【◆题库问题◆】:[单选] 寡居效应通常指的是许多年迈的夫妻在失去伴侣之后也相继去世的现象。科学研究发现,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已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丧偶这样的重大变故会加深人的孤独感,而孤独感给人造成的心脏病风险与肥胖和高血压造成的风险相当。 对“寡居效应”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寡居效应”
B.孤独感是造成“寡居效应”的主要原因
C.孤独感造成的死亡风险不容忽视
D.丧偶后死亡率提升的一种现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由文段首句可知,“寡居效应”是指夫妻在失去伴侣之后也相继去世这样一种现象。C项不是对“寡居效应’,的理解,首先排除。A.B项分别从性别和原因角度对“寡居效应”进行了分析,均未概括出这一概念的内涵。D项是首句的同义转换,故本题选D。

(3)【◆题库问题◆】:[单选] 货轮上卸下若干只箱子,总重量为10吨,每只箱子的重量不超过1吨,为了保证能把这些箱子一次运走,至少需要多少辆载重3吨的汽车?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设每辆车实际载重为x,因为每只箱子重量不超过1吨,则每辆车可运走货物不少于2吨.否则可以再放一只箱子上去。因此根据箱子重量不同,有2<x≤3。若有a辆车,则2a<ax≤3a,ax为总载重量。无论箱子重量怎样配置,若要一次运走货物,总载重量下限应大于10吨,即2a=10,解得a=5辆。当有4辆车时,若有13只箱子,平均每4只箱子的重量超过3吨,故不能用4辆车一次运走。因此至少要5辆车才能把这些箱子一次运走。

(4)【◆题库问题◆】:[单选]根据医学资料记载,全球癌症的发病率20世纪下半叶比上半叶增长了近10倍,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这说明,20世纪下半叶以高科技为标志的经济迅猛发展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失衡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削弱上述论证?( )
A.人类的平均寿命,20世纪初约为30岁,20世纪中叶约为40岁,目前约为65岁,癌症高发病的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普遍超过?0岁
B.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大量的青壮年人口死于战争;而20世纪下半叶,世界基本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C.高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人类预防、早期发现和诊治癌症的能力、有效地延长着癌症病人的生命时间
D.从世界范围来看,医学资料的覆盖面和保存完好率,20世纪上半叶大约分别只有20世纪下半叶的50%和70%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青壮年死于战争对于癌症的发病率没有影响(考虑到青壮年不易患癌症,发病率会上升,这样B选项对题干论证有加强),D选项是可以削弱的,这说明发病率的上升是由于“早期发现”的病人更多了

(5)【◆题库问题◆】:[单选] “农餐对接”模式使餐饮企业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餐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体系自然延伸到田间地头。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和标准管理,从而在整条供应链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全程冷链管理和直达配送,避免了原材料在运输或在存储过程中二次污染,实现了农产品物流配送绿色化。另外,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标识制度,对产品生产都实行身份编码识别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准确及时追查农产品产地来源和生产者。使农产品全流程安全控制成为可能。 对上段文章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农餐对接”模式的特色和优点
B.“农餐对接”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C.“农餐对接”模式有效保证餐饮食品安全
D.“农餐对接”模式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质量溯源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文段主要讲了“农餐对接”模式对于保障餐饮食品安全起到的三个作用:一是可以保证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二是可以避免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三是在出了安全问题后能进行质量追溯。可见,“农餐对接”能从生产到运输、存储再到事后追溯三方面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流程控制,能有效保证餐饮食品安全。C项与此相符,为正确答案。A项过于笼统,没有点出文段讲的核心问题,即“农餐对接”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B.D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比较片面。

(6)【◆题库问题◆】:[单选] 反应偏向指的是在信号检测实验中,被试者对呈现的刺激的判定标准的差别。被试者的判定标准往往会随着对被试者反应的不同奖惩办法或其个性特点而变化,这些因素影响着被试者主观上的判定标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不属于反应偏向的是(  )。
A.小李对爷爷说午休时被隔壁的狗吵得睡不着,可是爷爷却说他什么都没听到
B.欢欢和喜喜是一对双胞胎婴儿,但是听到撕纸的声音时,欢欢哈哈大笑,喜喜却被吓得哭泣不止
C.晨晨和君君一起骑自行车上学,遇到黄灯时,晨晨的反应是赶紧停下来,而君君却加快了速度
D.听说学校会给在这次比赛中成绩优异的人一定的物质奖励,平时很不积极的小张也加紧了训练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爷爷和孙子两个人年龄差距大,因此爷爷的身体条件也应该考虑在内。也就是说爷爷和孙子的反应不同,不是因为“对被试者反应的不同奖惩办法或其个性特点”而产生的差异。故本题答案为A。

(7)【◆题库问题◆】:[单选,材料题] 与2011年相比,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下面的题目:2012年,某省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1%,月度增速从1~2月的2.9%回升到10~12月的10%以上。大型、中型和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分别为3074、3217和458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2%、6.8%和6.7%。 2012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67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增速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900亿元,比上年下降6.1%。与2011年相比,2012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增加了多少亿元 ?
A.下降了4%
B.上升了4%
C.上升了7.5%
D.上升了11%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解析:根据文字第二段可知,2012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则所求为3.5%+7.5%=11%,选D。

(8)【◆题库问题◆】:[单选] 只有发洪水的时候,老鼠和蛇才会一起躲在树上;而洪水只发生在那些地势低洼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在我国的东南部。只有老鼠在树上,猫才会待在树上。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
A.发洪水的时候,猫不会待在树上
B.我国西北部的老鼠和蛇不会一起待在树上
C.若蛇不躲在树上,且老鼠也不躲在树上,则没有发生洪水
D.若不发洪水,则老鼠和猫不会一起待在树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由题干可知:(1)发洪水一老鼠和蛇一起待在树上;(2)发洪水一地势低洼一我国东南部;(3)老鼠在树上一猫在树上。A项,由(3)(1)可知,发洪水的时候,猫是否在树上无法得知,A项排除。B项,由(2)可知,西北部不会发洪水,由(1)可知,西北部的老鼠和蛇不会一起待在树上,B项一定为真。C项,(1)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不能推出否定前件,故C项无法推出。D项,由(1)可知若不发洪水则老鼠不会和蛇一起躲在树上,但无法推出老鼠会不会在树上,也就无法推出猫和老鼠会不会一起待在树上,故D项无法推出。本题选B。

(9)【◆题库问题◆】:[单选] 任何自然事物都具有许多属性条件,而任何属性条件又有低一级的属性条件,直到作为单纯的现象。自然事物具有的这些单纯现象,一方面完全依存于客观的实体事物,另一方面又有它自身的不完全从属于个体的种类。一切形体的美,音响的美,都属于现象的美。对“现象”的解释,最贴切的是(  )。
A.自然事物具有的最低级的单纯的属性条件
B.依存于客观的实体事物的单纯属性条件
C.不完全从属于个体的单纯属性条件
D.既依存于客观的实体事物,又不完全从属于个体的单纯属性条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由“任何自然事物都具有许多属性条件,而任何属性条件又有低一级的属性条件,直到作为单纯的现象”可知,现象是“自然事物具有的最低级的单纯的属性条件”,故A项符合题意。D项只是对“现象”所具有。的特征的描述,不如A项的表述贴切。本题答案选A。

(10)【◆题库问题◆】:[单选] 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在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成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同一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C.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条件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条件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能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文段说的是“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D项的“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条件下”属无中生有,排除。A项的“同样的需要”与文段中的“类似的需要”不符,且缺少“相似的条件”这一限定,排除。文段的主语为“人类”,B项的“同一种族的成员”缩小了文段陈述的范围,排除。本题答案为C。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