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几内亚暴发了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疫情,这种类型的埃博拉病毒具有高达60%一90%的致死率,因此成了全世界关注

  • A+
所属分类:公务员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2014年3月,几内亚暴发了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疫情,这种类型的埃博拉病毒具有高达60%一90%的致死率,因此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埃博拉是一种神秘的病毒,这种病毒的长相令人生畏。典型的病毒呈现圆球形,而埃博拉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纤丝状,这些纤丝会出现弯曲或者缠绕的状态,仿佛蠕虫一般。 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是在1976年的非洲。当时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几乎同时暴发了一种神秘的传染病。发病之后,病情会在几天内迅速恶化,稍晚期一些的病人开始浑身出血,鼻子、牙床、眼结膜处会往外渗血,有些人表面看起来没有明显的出血,但内脏已经开始“溶解”,严重的出血会引起低血压和休克,等待他们的将是死亡。 导致这种疾病的病原体很快就被确定了,这是一种新型病毒,研究者们用当地一条小河的名字将这种病毒命名为埃博拉。自从第一次暴发以来,科学家一共发现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埃博拉病毒,并以首发地点进行了命名。这五种埃博拉病毒对人类的致病能力不甚相同,其中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最高,可达60%一90%,而苏丹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为50%左右,这两种埃博拉病毒也是历年暴发最为频繁的两种亚型。 非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的大洲,人口超过10亿。非洲的热带雨林里孕育着大量的生命,人类的祖先也是起源于这里。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今天仍旧居住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由于遗传背景过于接近,灵长类动物身上保存的危险病原体很多都能够直接感染人类,它们因此成为了人类病原体巨大的自然储存库。 埃博拉是一种神秘的病毒。科学家已在黑猩猩和猴子等灵长类动物以及蝙蝠体内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并大致上判断出蝙蝠是埃博拉病毒自然条件下的储存库。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也基本被厘清,它们一般是通过直接接触途径在动物间、动物一人类间或者人类间传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组成甚至基因组序列也已经在科学家的掌握之中。不过,这还是没有揭开这种病毒神秘的面纱。 非洲居民有捕猎黑猩猩、猴子和蝙蝠等野生动物当食物的习俗,科学家估计,如HIV等一些威胁人类的病原体就是通过这个途径从野生动物跳到人类身上的。但是,捕猎每天都有,埃博拉病毒疫情却没有连续发生。1980年后,埃博拉病毒在非洲丛林沉寂了15年,一直没有向人类发起进攻。直到 1995年扎伊尔型卷土而来,一下子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杀死了254个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埃博拉病毒给了人类15年的“休战期”。 埃博拉病毒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这种传播途径很容易阻断。远离传染源、戴上手套和穿上防护服,就能大大减少被传染的可能。但非洲当地的殡葬习俗,无意中成了埃博拉的帮凶。当地人去世后,遗体必须经过亲人处理后才能下葬。而在处理病亡者尸体的过程中,所有操作者不佩戴任何防护装备,这就可能造成病亡者亲友的大面积感染和死亡。埃博拉病毒之所以“神秘”,主要因为()。
A.它的暴发尚无规律可循
B.它的形状异于其他病毒
C.它在动物与人类间传播
D.它有高得惊人的致死率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由第七段“但是,捕猎每天都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埃博拉病毒给了人类15年的‘休战期’”可知,埃博拉病毒的神秘来自于人类找不到其暴发的规律,即A项。B项,根据第二段可知,其形状是人类已经了解的内容;根据第六段“它们一般是通过直接接触途径在动物间、动物—人类间或者人类间传播”可知,C项与“神秘”无关;根据第一段,埃博拉的高致死率是人类已知的内容,并非“神秘”所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题库问题◆】:[单选] 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的导热性。很明显,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有的分子拥有别的结构,也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拥有很强的导热性
B.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它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子
C.有的物质导热性很强,但是其分子不具备Y结构
D.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其分子具备类似的结构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必不可少的论据: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题目的论证方式为:发现了分子的两种现象:1是拥有大量原子,2是分子构成的物质能导热,结论就将这两个点联系起来,推出了因果关系。要想削弱,最强的无疑是有些物质能导热,但不是具有大量原子。可惜,ABCD没有这样的表述,那么再仔细探究一下几个选项: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选项A选项:有别的结构的大量原子的物质有很强的导热性,说明无论结构如何,只要有大量原子就有好的导热性,支持了论点,排除;B选项:表明有大量原子但是导热性不强,题干说的是有原子导热性强,通过对比论证的方式,说明原子与导热性是否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是对论证的削弱;C选项:导热性强但不具备Y结构,讨论的是导热性与Y结构之间的关系,题干讨论的是导热性与原子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对题干削弱,排除;D选项:说的是导热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而题干讨论的是导热性与原子之间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题库问题◆】:[单选] 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虽然在空间和情感上越来越__________,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却又________地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促成人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呼吁公共利益。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冷漠 无孔不入
B.疏离 前所未有
C.隔绝 迫不得已
D.封闭 始料未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需要同时搭配“空间”和“情感”,A选项“冷漠”,常用“态度冷漠”,无法与“空间”搭配,排除;C选项“隔绝”,可与“空间”搭配,常用“与世隔绝”,无法与“情感”搭配,排除;B.D两项中的“疏离”和“封闭”置于此均可。第二空,B选项“前所未有”,指从来没有过的,常用作褒义,在此用来形容联系的紧密程度,且与前文“在这个时代”的时间状语构成对应,符合语义;而D选项“始料未及”指没有想到,在意料之外,而文段并没有之前有所设想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4)【◆题库问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这是因为: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②实践目标的确立,需要认识的指导③对实践手段、方法、道路、步骤的取舍,需要认识的指导④对实践结果的评价,需要认识的指导⑤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得到答案。第⑤“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表达的是实践对认识的作用,而没有体现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A.C.D选项中皆有⑤,予以排除,只有B是正确答案。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相关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已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这种指导左右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我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左右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前,既确定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观的需要。所以,我们认为,理论是对实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时间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遇见未来,端着实践的方向。

(5)【◆题库问题◆】:[单选] 思想史研究在很长时间里面,变得相当狭窄和单一,近来这种状况有一些变化的____,其实,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的思想史研究不能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痕迹 刻舟求剑
B.苗头 南辕北辙
C.迹象 画地为牢
D.呼声 闭门造车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此题为实词与成语混搭填空题。第二空,结合文段中“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可知,思想史研究需要打破固有思维,不能只在指定的范围内研究。A选项“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B选项“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C选项“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D选项“闭门造车”指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经解释可知,第二个空格选择“画地为牢”与文段意思相符,故排除A.B.D三项。第一空,“迹象”的意思是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通过文段中“其实,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可知,前文中的状况变化是不显著的,因此第一个空格填入迹象是符合文意的,验证C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6)【◆题库问题◆】:[单选] 中外合拍片对中方和好莱坞电影工厂均有好处,但是由于存在文化环境和审美趣味的差异,中国元素很难真正与好莱坞电影_______。为了照顾全球影迷的哲学口味,好莱坞电影只能减少中国元素的分量。因此,仅针对中国内地市场的“中国特供版”便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契合 粉墨登场
B.协调 东山再起
C.融合 应运而生
D.匹配 大行其道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从第二空入手,“粉墨登场”指妆化好了,上台演戏。比喻人们开始在社会上、政坛上等活动起来(含贬义)。情感色彩不符合,排除A项;“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此处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侧重于趁着一定的形势,从无到有。分析文段,由于中外有文化和审美的差异,中国元素很难与好莱坞电影结合,为了照顾全球影迷的哲学口味,“便”出现了“中国特供版”,即应运而生。“大行其道”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由题意可知,“中国特供版”是顺应市场和实际情况而产生的,还没有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故排除D项。验证第一空,“融合”一词符合语境。“融合”指性质不同的事物可以完美地结合成一体。故正确答案为C。

(7)【◆题库问题◆】:[单选] 为了国防需要,A基地要运载1480吨的战备物资到1100千米外的B基地。现在A基地只有一架“运9”大型运输机和一列“货运列车”,“运9”速度550千米每小时,载重能力为20吨,“货运列车”速度100千米每小时,运输能力为600吨,那么这批战备物资到达B基地的最短时间为:
A.53小时
B.54小时
C.55小时
D.56小时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由题意可知,运输机运输一次往返需要2×(1100÷550)=4小时,单位时间运输5吨;列车运输一次往返需要2×(1100÷100)=22小时,单位时间运输20+吨。要求运输时间最短,那么必然要让单位时间运输量大的列车尽可能多地运输。货运列车运输能力为600吨,运输总量为1480吨,因此可推知货运列车共运输两次,即吨。还剩1480-1200=280吨,需要运输机运输280÷20=14次。且第14次不用计算返回所用的时间,则最短时间为小时。故正确答案为B。

(8)【◆题库问题◆】:[单选] 2013年1~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是:2014年1~11月我国货物运输情况
A.水运
B.民航
C.铁路
D.公路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由题干“2013年1—10月我国货运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可知,本题是基期比较问题,比较各领域1—10月基期货物运输总量即可。观察表格可知,各领域1—11月和11月同比增速相差不大,故本题可直接比较1—10月现期值。铁路运输总量为35-3.2=31.8亿吨,公路运输总量为303.6-30.7=272.9亿吨,水路运输总量为54.5-5.4=49.1亿吨,民航运输总量为538.0-55.5=482.5万吨,可明显看出公路272.9亿吨最大。(注意单位,1亿吨=10000万吨)故正确答案为D。

(9)【◆题库问题◆】:[单选] 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不规则需求()
A.早晚高峰期出租车供不应求
B.某电商店庆打折,活动当天点击量剧增
C.某博物馆引进一批梵高画作巡展,游客蜂拥而至
D.某品牌牙刷分为软、硬、中三种以面向不同消费者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定义要点为:①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②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的上下波动很大。A项,出租车的需求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符合定义,当选。B项主体是电商的点击量,不属于市场需求,不符合定义①,C.D两项未体现出需求上下波动,不符合定义①,均排除。因此A项当选。

(10)【◆题库问题◆】:[单选] 民众的不理解和利益相关方的围攻,是改革者永远的深渊。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很多改革者成了悲壮的先驱,他们启迪了民智,开启了新局,却都已是“寂寞身后事”。改革者的远见与彷徨总是相伴而生,“虽千万人,吾往矣”,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气。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理想主义日益稀薄的年代,改革者弥足珍贵
B.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C.伟大的人永远是孤独的,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D.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改革是值得付出代价的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语句填空。文段一直在讲革命者,从前后主体一致性来看,填入横线的句子的主语应该是“人”而不是“革命”,因此排除BD;“弥足珍贵”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A;“启迪了民智”说明“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围攻、寂寞身后事”等说明“孤独”,同时点出“很多改革者成了悲壮的先驱”的原因,衔接最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C。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