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胎:事故:保险

  • A+
所属分类:公务员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爆胎:事故:保险
A.旱灾:减产:补贴
B.前卫:时尚:流行
C.能源:电力:生产
D.论坛:交流:学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爆胎会导致事故,保险是保护当事者利益的有效手段,前两者之间为因果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旱灾会导致农民减产,补贴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手段,与题干逻辑关系对应;B项,前两者“前卫”与“时尚”之间并非因果关系,排除;C项,“能源”与“电力”之间并非因果关系,而为种属关系,排除;D项,“论坛”与“交流”之间也非因果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题库问题◆】:[单选] 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号(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交响曲之冠”,它的别名是_____。
A.田园交响曲
B.浮士德交响曲
C.月光奏鸣曲
D.命运交响曲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C小调 第五号交响曲 《命运》 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3)【◆题库问题◆】:[单选] 人的自尊可以划分为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比如认为拥有美貌才有价值感。有条件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欲求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欲求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标准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的本真需求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
B.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C.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D.父母给孩子制定行为标准对其成长不利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文段尾句的表述“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的自尊者对外界的评价往往过于在意,对应C项。根据第二句内容“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自尊,而非自我本真的需要”,可知A项错误。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其成长不利”在文段中没有提到,作者并未对父母制定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价,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4)【◆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古代思想家,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荀子
B.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C.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
D.摩顶放踵利天下——墨子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项错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出自《庄子·天下第三十三》,并不是荀子的观点。B项正确,“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为:纵然面对千万人(阻止),我也勇往直前。孟子认为这是一种勇气和气魄,代表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C项正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此对话出自《论语·宪问》。《论语》并非孔子所作,但以孔子思想为内容。“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D项正确,“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出自《孟子·尽心上》。意为:墨子主张兼爱,磨秃头顶,磨破脚跟,只要是对天下有利,一切都愿意做。此句虽出自《孟子》,但反映的思想对应的是墨子。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项。

(5)【◆题库问题◆】:[单选] 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予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
B.精益求精
C.字斟句酌
D.心无旁骛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由“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可知,作家写作对细节之处十分重视,字字珠玑,那阅读者对待这些文字的状态就应该是C项“字斟句酌”,即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符合文意。A项“孜孜不倦”侧重勤奋,B项“精益求精”侧重好上加好追求更完美,D项“心无旁骛”形容心无杂念、专心致志,三项均不能体现出对细节、在每个字上狠下功夫的特点,故均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6)【◆题库问题◆】:[单选] 园林工人用一辆汽车将20棵行道树运往1公里的地方开始种植。在1公里处种第一棵,以后往更远处每隔50米种一棵,该辆汽车每次最多能运三棵树。当园林工人完成任务时,这辆汽车行程最短是()米。
A.20800
B.20900
C.21000
D.2110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要汽车行驶距离最短,需要汽车从最远开始运,每次都运3棵。共20棵树,汽车每次最多运3棵,所以共需往返20÷3=6次余2棵,即往返7次,从第七次最远的第20棵树看,单程需行驶1000+(20-1)×50=1950米,第六次种第17棵树,单程需行驶1000+(17-1)×50=1800米,以后每次种树路程减少150米,构成等差数列,到第一次种2棵树,单程需行驶1000+50=1050米,代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往返=米。故正确答案为C。

(7)【◆题库问题◆】:[单选] 鱼饵:鱼竿
A.笔:书籍
B.写诗:笔
C.锅铲:炒锅
D.电脑:无线路由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鱼饵和鱼竿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第二部: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笔和书籍没有必然对应关系,笔可以书写书籍,但是书籍上的文字也能通过打印形成。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B选项:写诗和笔没有必然对应关系,笔可以写诗,但不是必然的对应关系,并且写诗是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C选项:锅铲与炒锅是配套使用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为正确答案。D选项:电脑和无线路由器没有必然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8)【◆题库问题◆】:[单选] 如右图所示,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物体下面再挂上一根同样的细线,如果用手慢慢拉下面的细线,逐渐增大拉力,将会是()。
A.物体上面的线先断
B.物体下面的线先断
C.上下两根线同时断
D.不能确定线断的情况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经受力分析,可知上面的细线受力F1=G+F,下面的细线受力F2=F,因为F1>F2,承受力的细线是同样的,所以F1受力比F2大,上面的细线先断,故选A。

(9)【◆题库问题◆】:[单选] 换城消费:指由于两个城市之间交通便捷,物价高低不一,市民经常到对方城市购物的消费方式。下列属于换城消费的是()
A.北京市民小汪告诉记者:在北京6块钱一斤的红富士苹果,天津10元能买4个;北京80元一桶的食用油,天津才65元
B.每次听到珠海有商场搞促销,深圳的李女士都会兴高采烈地赶去血拼,半天时间,家里就满是她的战利品
C.赵女士每次从韩国回来,都在机场免税店买一大堆化妆品,这比在国内购买同一韩国品牌省不少钱
D.黄先生在南方某市工作了七八年,眼见物价一路狂飙,准备卖掉自家房子,和妻子一块回北方老家养老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解析】B。“换城消费”的定义要点有:①两个城市;②到对方城市购物;③是一种消费行为。A项没有体现市民的购物行为,不符合③;C项中是两个国家,不符合①;D项也没有体现消费,不符合③。因此,B项正确。

(10)【◆题库问题◆】:[单选] 甲乙丙三员工共同修剪6060平方米草地,甲的修剪效率为30平方米/分钟,乙的修剪效率为40平方米/分钟,丙的效率为60平方米/分钟。上午,甲7点30分开始修剪,乙7点45分开始,丙8点15分开始,他们同一时间完成工作,乙用了( )分钟。
A.56
B.57
C.58
D.59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因为是同一时间完成工作,所以设甲从开始到结束工作X分钟,那么乙工作了X-15分钟,丙工作了X-45分钟,依题意得,30X+40(X-15)+60(X-45)=6060,解得X=72,那么乙用57分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