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公开表示:“虽然截至目前电影票房已经完成80亿元,然而观影人数同比并无增加

  • A+
所属分类:公务员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公开表示:“虽然截至目前电影票房已经完成80亿元,然而观影人数同比并无增加,票房提高主要依赖于票价提升。”这就解释了为何影院越来越多,看电影却越来越贵的疑问,可以看出的是,中国电影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票价高的主要原因还是电影业发展不足
B.高票房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C.在无限风光的背后,暗藏的是一点冲动和一丝乱象
D.与其说创造了“票房奇迹”,不如说创造了“票价奇迹”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此题为语句填空题。文段的主要意思是电影票房完成80亿元,不是因为观影人数增多,而是依赖于票价的提升。D选项指出了中国票房高的原因是票价贵,最符合题意。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由空格所在的位置及上下文可以看出空格部分应该填入对文段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的句子。接下来看各选项是否符合题意:文段没有阐述电影业发展不足的原因,故排除A项;文段没有提到电影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故排除B项;C选项与文段主旨不相干,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

(2)【◆题库问题◆】:[单选] 人的自尊可以划分为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比如认为拥有美貌才有价值感。有条件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欲求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欲求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标准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的本真需求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
B.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C.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D.父母给孩子制定行为标准对其成长不利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文段尾句的表述“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的自尊者对外界的评价往往过于在意,对应C项。根据第二句内容“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自尊,而非自我本真的需要”,可知A项错误。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其成长不利”在文段中没有提到,作者并未对父母制定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价,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题库问题◆】:[单选] 四人年龄为相邻的自然数列且最年长者不超过30岁,四人年龄之乘积能被2700整除且不能被81整除。则四人中最年长者多少岁?
A.30
B.29
C.28
D.27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四人年龄连续,故只要知道最年长者的年龄,就可直接得到其余三人年龄,可以使用代入排除法。A选项,若四人年龄乘积为30×29×28×27,其中30×27能被81整除,排除;B选项,四人年龄乘积为29×28×27×26,个位数为4,不能被2700整除,排除;D选项,四人年龄乘积为27×26×25×24,其中27×24能被81整除,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4)【◆题库问题◆】:[单选]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图A
B.如图B
C.如图C
D.如图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后,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5)【◆题库问题◆】:[单选] 某林场入口处的标语牌上清晰写到:“禁止破坏森林!违者罚款!”有一天,附近村民杨某到林场里面砍了一棵树,正待运下山时被林场护林员张某发现。张某不仅批评了杨某而且要对杨某实施罚款,杨某不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辩。杨某说道,我砍的是一棵树又不是森林,你不应该罚我的款。以下哪项是张某最合乎逻辑的反驳:
A.破环森林的都要罚款,你砍的一棵树也是森林
B.砍一棵树就是破坏森林,破坏森林的都要罚款
C.我是护林员,谁没有保护森林我就要罚谁的款
D.保护森林重在教育,罚款其实不是我们的目的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为日常结论题型。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杨某的说法:我砍的是一棵树又不是森林,你不应该罚我的款。第二步:分析各选项。杨某的说法,砍的是一棵树,跟森林无关,所以不该罚款,即杨某认为树和森林是全异关系。要对杨某的话进行合乎逻辑的反驳,就要说明一棵树的概念包含在森林的概念中,破坏一棵树就等于破坏森林,然后再指出破坏森林的行为就要罚款,B项正确。A项的反驳颠倒了先后顺序。C项和D项的表述跟张某的话的逻辑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

(6)【◆题库问题◆】:[单选] 在西班牙,“慢食”一直是在人们头脑中______ 的饮食观念。与“慢食”一脉相承的是西班牙人“慢生活”的态度:大厦电梯里面没有关门按键,大家都是等待电梯门缓缓关上;和午餐相伴的还有午睡,尤其在西班牙南部最为炎热的地方,小店业主都会在14点到17点之间关门,那是他们______的午休时段。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嗤之以鼻 板上钉钉
B.坚不可摧 不可更改
C.积重难返 翘首以待
D.根深蒂固 雷打不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空,西班牙人一直有一种饮食观念即“慢食”,后面由提到对应的“慢生活”态度,说明他们对这种观念并不是“嗤之以鼻”,故排除A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文段中并没有提到“慢食”不好,故排除C项。“坚不可摧”与“根深蒂固”都可形容坚固不可动摇,但“坚不可摧”一般用来形容精神、意志等,“根深蒂固”一般用来形容观念、思想等。故排除B项,基本锁定D项。第二空验证,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能体现出西班牙人的“慢生活”态度,横线前面的“都会”,说明午休时段是小店业主们无论如何不会更改的休息时间,“雷打不动”语义较重,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

(7)【◆题库问题◆】:[单选] 舞台:道具:演员
A.汽车:驾驶:司机
B.操场:足球:学生
C.商场:商品:消费者
D.工厂:机器:工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词语可造句为:演员在舞台上使用道具。其中第一词为状语,第二词为宾语,第三词为主语。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 项:司机驾驶汽车,第二词为谓语,与题干词性不相对应。B 项的学生在操场踢足球、C 项的消费者在商场购买商品、D 项的工人在工厂操作机器,三项在造句对比中,均与题干对应;而演员是一种职业,工人也是一种职业,故D 项与题干的切合度更高,学生和消费者均非一种职业,排除B.C 两项。故正确答案为D。

(8)【◆题库问题◆】:[单选] 诱导运动是一种视错觉,即观察者知觉到某个物体在运动,而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转移,只是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诱导运动的是:
A.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望天空,觉得星星好像在动
B.电影院里播放的精彩电影
C.月亮在云彩后面穿行
D.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反方向运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诱导运动的定义要点是: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是的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A项没有涉及其他物体;B项电影画面确实在动;D项先看运动的火车,再看静止的树木,不符合定义;C项“云移月动”属于典型的诱导运动。故答案选C。

(9)【◆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我国的法律效力层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自治条例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规定、规章制度。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其中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又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故正确答案为A。本题相关知识点: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在中国的法律效力等级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其中基本法律的效力又高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10)【◆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科研人员经过临床和对动物的多次试验,发现中药山茱萸具有抗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是新的高效低毒免疫抑制剂。某医学杂志首次发表了关于这一成果的论文。多少有些遗憾的是,从杂志社收到该论文到它的发表间隔了6周。如果这一论文能尽早发表的话,这6周内许多这类患者将可以避免患病。以下哪一项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口服山茱萸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
B.上述医学杂志在发表此论文前,未送有关专家审查
C.只有口服山茱萸超过2个月,才能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D.山茱萸具有抗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题干中的论点是末句:如果论文能尽早发表的话,这6周内许多这类患者将可以避免患病。A.B.D项是无关项。题干暗含前提条件“口服山茱萸短时间即可见效”,C项通过否定前提的方法进行削弱,削弱了原文“这6周内许多这类患者将可以避免患病”这一论证。因此C项正确。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