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谬误

  • A+
所属分类:文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感受谬误

【◆参考答案◆】:这是新批评的理论主张。反对把判断作品的标准放在读者的心理因素上,认为研究作品的效果,以读者的感受来判断作品势必产生相对主义的倾向。

(2)【◆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结合具体作品试评述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

【◆参考答案◆】: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他的论述和所举的例子来看,所谓"有我之境"即是在作品中能比较明显地看出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主观色彩较为隐晦、物我完美地统一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他又引用西方美学思想中有关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来概括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3)【◆题库问题◆】:[单选] 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A.反映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
B.反映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C.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D.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事赝而理真

【◆参考答案◆】:
这是明冯梦龙关于小说构思的著名论点。是在《警世通言序》里提出的:"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这里的"事"指小说的故事情节。事真,就是要求整个故事看起来要真实,使人信服。事真,就是逼真。"理"指作品内在的逻辑。理真,指作品对现实生活合乎情理地正确反映。作品中的"事"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但只要合乎生活情理,在艺术上也是真实的,就可以达到"触性性通,导情情出"的效果。这就肯定了虚构的真实,是一种合理的创作论,提出了相当于西方文学理论所说的艺术创作必须符合"可然律""必然律"的问题。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谈谈你对意境理论的认识。

【◆参考答案◆】:
意境理论是在意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意象"这一概念,是由先秦的言、象、意经由魏晋玄学慢慢演化而来,作为文艺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窥意象而运斤",但这只是意中之象的意思,唐代以降,意象多指诗歌艺术形象了。主要是指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有机统一。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等著作中已出现"境"的概念,特别是皎然的《诗式》已比较深刻地认识到意境的基本特征,如"采奇于象外""缘境不尽曰情"等等,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的提出,把对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并且直接启发了晚唐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的提出,到了司空图,已完成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研究,为后世意境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皎然的)“取境”说

【◆参考答案◆】:皎然论诗歌创作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这是诗歌创造中存在的实际情形。有时灵感开通,就会"佳句纵横"、"宛如神助",创作顺畅,就是"取境"之"易"的表现。有时"取境"艰难:"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这是"取境"之"难"的情况。前者,陆机等已有相关论述,后者是却少有人触及,这是符合创作实情。有时灵感不能畅开,构思当然艰苦,只有继之以苦思冥想,才能深入采掘,遴选意境。他还认为"取境"时"至难至险"的作品:写成之后,如果又能不露凿斧痕迹,"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这才是文章"高手"。

(7)【◆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王夫之的诗学思想。

【◆参考答案◆】: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诗歌本质和特征的认识:首先他认为“诗道性情”,他所说的“性情”接近“发乎情,止乎礼义”。其次,他认为诗家之理和经生之理是不同的,诗家之理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用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再次,他认为“兴、观、群、怨”是评价诗歌的重要标准,而且这四者是互相联系的。最后,他认为诗和史是不同的,史是“从实著笔”,“诗则即事生情,即语绘状, 一用史法,则相感不在永言和声之中,诗道废矣”。 二是情景交融的诗学思想:首先他认为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但在诗歌中是“互藏其宅”,密不可分的。其次,他认为诗歌中的情景关系有三种情况,一是情景妙合无垠,二是景中有情,三是情中有景,前者是“神于诗”,后两者则是“巧于诗”者。 再次,他提出“即景会心”的“现量”说,他认为诗歌创作中许多优秀的佳作往往不是靠理性思维,而是在审美直觉的触发下发生的,是情景突然相遇而发生的。

(8)【◆题库问题◆】:[问答题] 如何理解文学批评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

【◆参考答案◆】:①这是别林斯基提出的观点。②其意是文学批评既是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的批评实践活动,同时又常常突破和超越文学理论的羁绊,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更新

(9)【◆题库问题◆】:[单选] 文学批评文章的种类划分,其依据之一是()
A.批评对象的不同
B.批评家个性的差异
C.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D.文章篇幅的差异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参考答案◆】:
这是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提出的关于历史和小说区别的理论。他认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这是说历史中"事"(包括人物和事件)是已经存在的历史事实,作者不能任意改变或虚构,只是用有文采的笔把它写出来。而小说的创作则是"因文生事",可以虚构若干人和事,小说中的"事"是作家在概括大量生活现实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想创造出来的,这样他就把有文学色彩的历史著作和纯粹的艺术文学作品小说的不同特点,作了明确的区分。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