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有宣传的作用,但宣传不能代替文学;文学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文学。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当然

  • A+
所属分类:公务员知识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文学有宣传的作用,但宣传不能代替文学;文学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文学。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当然也会做出腐蚀心灵的坏事,但这二者都离不开读者的生活经历和他们所受的教育。经历、环境、教育等等都是读者身上、心上的积累,他们能抵抗作品的影响,也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读者对每一本书都是“各取所需”。只有日积月累、不断接触,才能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发生变化。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学的影响常是潜移默化的
B.文学的教育作用常为人们所忽视
C.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受读者背景的影响
D.文学作品的宣传作用并非天然产生的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第一步,读文段找到主旨句文段首先简要介绍了文学的作用,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文段的重点,即文学作品的作用受读者教育、经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步,在主旨句的基础上适当延伸得到答案C项是对该内容的同意替换;A.B两项的主体是“文学”,而文段论述的中心主体是“文学作品”,主体不同,排除;D项虽然主体正确,但文段重点强调的是读者背景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并非文学作品的宣传左右作用,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隐含主旨题

(2)【◆题库问题◆】:[单选]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从每列来看,第一列都含有2个三角形,第二列都含有3个三角形,第三列都含有4个三角形。考点:图形推理考点介绍: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3)【◆题库问题◆】:[单选] 偷换概念是指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替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偷换概念的是()。
A.这件事情我没有问过只是侧面了解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
B.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C.为了加快中国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航天工业,因为在发达国家,航天工业发展很快
D.有西方记者问:"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周恩来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偷换概念是在思维或辩论中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替换了"不同的概念",而产生逻辑错误。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根据偷换概念的定义,A两项没有替换概念,显然不属于偷换概念;B项只是调换了主客体,也不属于偷换概念;C项只是提出了中国发展航天工业的原因,并没有偷换概念;D选项周总理在两个"马路"之间偷换了概念。故正确答案选D。考点:单定义判断

(4)【◆题库问题◆】:[单选] 在接二连三的暴恐袭击中,暴恐分子精心选择时机,以残害无辜群众的暴恐行径,制造恐怖气氛和轰动效应,以此向党和政府示威施压。然而,他们越是,就越说明他们已经穷途末路;他们越是不择手段,就越让世人看清楚他们的凶残本质;他们越是疯狂作恶,就越会遭到毫不留情的迎头痛击!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苦心孤诣
B.处心积虑
C.殚精竭虑
D.冥思苦想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是成语辨析题,从感情色彩角度,很容易选择,文段是对暴恐分子的极力批判,语境色彩应该是贬义色彩,四个成语当中只有“处心积虑”是贬义词,故选B。

(5)【◆题库问题◆】:[单选] 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开始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但有研究认为,正是因为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过多想法无法实现时,人们会利用各种信息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根据以上描述可以推出:
A.人们的想法增多导致人们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
B.人们的痛苦随着手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而增加了
C.人们的大脑有办法避开痛苦的事情
D.如果人们减少获取额外信息,就可以减少痛苦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A项与题干因果关系相反,B项题干中并未体现痛苦增加了,D项减少信息获得是否能减少痛苦,题干中没有提到,A.B.D均排除。题干后段介绍了大脑如何避开痛苦的事情,C项能够推出。故答案选C。考点:定义判断考点介绍: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6)【◆题库问题◆】:[单选] 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开始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但有研究认为,正是因为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过多想法无法实现时,人们会利用各种信息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根据以上描述可以推出:
A.人们的想法增多导致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B.人们的痛苦随着手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而增加了
C.人们的大脑有办法避开痛苦的事情
D.如果人们减少获取额外信息,就可以减少痛苦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中的主要信息题干有两个信息,一是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二是想法多,就有无法实现的想法。三是人们会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寻找答案。A选项与题干因果倒置,是因为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才导致人们想法增多。B选项,题干中并未体现痛苦增加。C选项,能够推出D选项,减少信息就能减少痛苦,题干未提及,故为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日常结论

(7)【◆题库问题◆】:[单选] 已知13+23+33……+n3=(1+2+3……+n)2,问13+33+53……+193=?
A.19500
B.19900
C.20300
D.22500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考点:计算问题

(8)【◆题库问题◆】:[单选] 自2006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烟草界与控烟界过招已数百回合,双方______的是,均将视线集中于青年群体。烟草依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烟草界企图“从娃娃抓起”;控烟界也将青年时期作为吸烟行为的萌芽阶段,向青少年大力宣传烟草的危害。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秘而不宣
B.不谋而合
C.一成不变
D.不言而喻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解析 由"烟草界与控烟界过招已数百回合"可知,烟草界与控烟界存在矛盾;再由"均将视线集中于青年群体"可知,两者在这个问题上行动达成了一致。"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将其填入横线部分,符合句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成语填空 考点介绍: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成语填空

(9)【◆题库问题◆】:[单选] 倒逼:指某些消极因素在特定条件下推动事物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过程。下列不属于倒逼的是?
A.网络谣言不断刺激公众神经,某地政府痛下决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逐渐掌握了网络话语主动权
B.某地民间非法融资活动屡禁不止,影响极为恶劣,政府有关部门终于再次启动了搁置半年之久的金融改革方案
C.针对部分地区小产权房越来越多的现象,有专家撰文指出,小产权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安居问题。政府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调研
D.1980年代,某地农民违规搞集体土地承包,当年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引起高层高度重视,催生了土地使用制度的全面改革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倒逼的关键词是“消极因素”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C项没有涉及到消极因素,不符合定义;ABD三项均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单定义判断

(10)【◆题库问题◆】:[单选] 去年全年汽车产量已经达到8400万辆,而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的迅速崛起,2002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只占全球产量的6%,金砖四国的的产量仅占11%,而去年中国的产量已经占到全球的23%,金砖四国的产量已经占全球总量的35%,中国对世界汽车产业的推动不仅是规模上的迅速增长,而且影响力也在增长。这段话为了证明()。
A.全球汽车数量骤增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B.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汽车大国的行列中
C.金砖四国对世界汽车产业将产生巨大影响力
D.中国在金砖四国中汽车产量最大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解析文段第一句话"而"字引出文段重点,"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的迅速崛起"。下文则为对本句话的举例论证,拿2002年汽车产量与去年产量的对比,印证"中国对世界汽车产业的推动不仅是规模上的迅速增长,而且影响力也在增长"。统观全文段均在说明中国在汽车产量中影响力越来越强,也就预示着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汽车大国的行列中。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表面主旨题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