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的林业思想()

  • A+
所属分类:公务员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的林业思想()
A.孟春之月,禁止伐木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
C.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D.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项出自《礼记·月令》,意思是正月是万物复苏的时候,禁止砍伐树木,属于林业思想。B项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砍木伐林都是要讲究时间和规律的,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反对滥砍滥伐,也就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属于林业思想。C项出自《管子·牧民》,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争纷起,管子把农业生产与国强民富联系起来,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属于农业思想。D项出自《逸周书·大聚篇》,意思是阳春三月,不去拿斧头进山林砍伐,让草木自然生长,体现了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属于林业思想。因此C项当选。

(2)【◆题库问题◆】:[单选] 在现代军事,战略威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战略威慑的实力,由常备军和后备力量两个部分组成,要确保这两支力量正常运转和发展,除了国民经济动员外,还需要一种无形力量的支持,这正是信息化战争中,新闻舆论战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因为没有媒体的宣传,别人就不可能全面感受到你的“强大”,其威慑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都是借助媒体挥舞“威慑大棒”,战前就发动大规模的舆论攻势,使对方先失一局。可见,通过舆论战抢占话语权,先发制敌,形成对己有利的战争环境,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新闻舆论战对战略威慑至关重要
B.舆论战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手段
C.大规模舆论攻势成为现代战争的前哨战
D.媒体宣传是联结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的纽带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文段首句先论述战略威慑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新闻舆论战对于战略威慑实力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并解释了原因,举了美国的实例。最后由“可见”引出结论,论述新闻舆论战在现代军事中的作用。B项,“打赢”二字程度过重,文中只是说对于战争有利,且并未提及“威慑”这一主题词,排除。C项,没有提及舆论战的重要作用,排除。D项,文段的主题词是舆论战而非媒体宣传,同时联结纽带也非文段重点,排除。

(3)【◆题库问题◆】:[单选] 深入︰浅尝辄止
A.疏远︰形影不离
B.细致︰事无巨细
C.安定︰水深火热
D.独立︰自食其力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深入与浅尝辄止为反义词关系,疏远与形影不离为反义词关系。

(4)【◆题库问题◆】:[单选] 甲欲杀死乙,在乙饭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直接故意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所谓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显然对于丙的死亡,甲并不是持积极追求的心态,故属于间接故意。

(5)【◆题库问题◆】:[单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文化自觉还表现为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文化自觉的是:
A.经谈判,中方同意增加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配额
B.为保护贵州梭嘎苗族文化习俗建立了梭嘎生态博物馆
C.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与北魏拓跋氏的“禁断胡语”
D.湖北省襄樊市与河南省南阳市都自称是“诸葛亮故里”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自知之明”“自身文化转型”“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中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配额,不符合任何定义要件;B项中只体现了对自己文化的保护,没有体现“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C项中的“胡服骑射”和“禁断胡语”分别是赵武灵王和北魏拓跋氏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与肯定,体现了定义要件;D项中两个城市争夺“诸葛亮故里”,违背了“自知之明”这一点。

(6)【◆题库问题◆】:[单选]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图A
B.如图B
C.如图C
D.如图D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每一行中,第二个图形由第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而成,第三个图形由第二个图形左右翻转而成。因此A项符合。

(7)【◆题库问题◆】:[单选] 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多少种?
A.37
B.36
C.35
D.34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集合问题。利用容斥原理,不合格的共有8+10+9-7-2×1=18,则合格品由52-18=34个。所以选择D选项。

(8)【◆题库问题◆】:[单选]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图A
B.如图B
C.如图C
D.如图D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观察各图线条的曲直特征,每幅图形都含有曲线,因此所求图形应为带曲线的图形。

(9)【◆题库问题◆】:[单选] 近来网上出现了一则有关“公务员绿色出行”的报道,即A市教育局通过添置公务自行车,使得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不再派汽车,从而大幅降低了公务汽车使用率。B市环保局负责人看了这则报道,认为引进公务自行车能缩减财政开支,于是决定也采取这种做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构成上述决定的前提条件()
A.自行车出行的方式结合B市的地理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状况是可行又可取的
B.B市环保局的办公人员规模和已有公车数量与A市教育局相近
C.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用自行车取代汽车不会影响办公效率
D.B市环保局原来的公务活动主要采取汽车出行的方式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论点是:B市要引进公务员自行车方式来缩减财政,理由是A市用了这种方法很有效,A项是支持这一决定的,说明B市和A市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相似,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B项也是可以支持的,B市环卫局和A市教育局之间情况类似。C项也是可以支持的,说的是采取这种方式,不会影响办公效率,也排除了其他的因素。只有D项是无关的,说的是采取措施之前的交通方式,而题干论述中并没有说过A市之前的交通方式是什么,因此不能构成前提条件。

(10)【◆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常见的心理现象与成语对应错误的是:()
A.晕轮效应——爱屋及乌
B.首因效应——一鼓作气
C.门槛效应——得寸进尺
D.从众效应——人云亦云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晕轮效应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对组织管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各种组织决策上。爱屋及乌指的是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两者意思对等,因此A正确。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因此C项正确。从众效应(conformity),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人云亦云指的是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两者意思对等,因此D正确。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竭尽了。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显然,首因效应和一鼓作气的意思不对应。因此B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