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韩愈“不平则鸣”说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异同。

  • A+
所属分类:文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比较韩愈不平则鸣”说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异同

【◆参考答案◆】: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

(2)【◆题库问题◆】:[填空题] 刘熙载最为后人所推重的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著作是《()》。

【◆参考答案◆】:艺概

(3)【◆题库问题◆】:[填空题] 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以很高评价。但东汉()则提出了批评。

【◆参考答案◆】:扬雄和班固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理、事、情”

【◆参考答案◆】:
这是叶燮的诗歌理论。他认为诗歌创作不外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主体方面要有才、胆、识、力四要素,客体方面则有理、事、情三要素。所谓"理、事、情",他说"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也就是说,事物的产生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即所谓"理";在它发生之后,就表现为一定的、具体的"事";而每一事物又有它自己特殊的情状,这就是"情"。他所说的"理、事、情"也是衡量诗歌作品的标准,所以他说"先揆乎其理,揆之于理而不谬,则理得。次征诸事,征之于事而不悖,则事得。终絜诸情,絜之于情而可通,则情得。三者得而不可易,则自然之法立。故法者,当乎理,确乎事,酌乎情,为三者之平准,而无所自为法也。"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魏晋玄学”

【◆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社会思潮。语始见《晋书·陆云传》。魏晋名士以谈"玄",释"玄",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并建立起不同的流派,故名。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经典,讨论有无、本末、动静、言意象,以及自然与名教等的相互关系,以综合儒、道、名、法诸家学说的新的思想形式,代替趋于衰微的汉代经学。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阮籍、嵇康、王弼、向秀、郭象等。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有: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基本内容,有提出「以无为本」及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自己的本的思想;以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为其哲学目的;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把握义理,反对执着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以「辨名析理」为其的思维形式。由是形成两晋南北朝玄学的独有特色。魏正始年间,以何晏、王弼为代表,崇尚《老子》,辅以《易》学,提倡"贵无",主张以寂然不动的"无"为世界的精神性本体,但也注重儒家的丧祭服制和历代的典仪,服膺孔子,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统一儒、道。宣传"以寡治众","君主无为"。史称"正始之音"。而阮籍、嵇康则视自然与名教为对立,主张毁弃礼法,"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达于"自然",必能"通于治化",幻想无君、无臣的自然社会。魏晋之际,裴頠批评"以无为本",肯定万有存在的真实性,并反对寄生思想和纵欲主义,反对"贵无"和"崇有",认为万物皆"块然自生",用神秘的"自生"代替"无"为世界的本原,否定万有的真实性。主张"名教即自然",君臣、上下之分乃是"天理自然"的体现。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其特点是以玄学解佛学,主要代表人物为僧肇,提出无不绝虚,有非真有,以一种非有非无,有无合一的学说,企图凌驾于玄学各派之上。至此,玄学岁余波未泯,但佛学已逐渐取代其地位。

(6)【◆题库问题◆】:[单选] 西方古代文学批评起源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文艺复兴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论述严羽诗论的贡献。

【◆参考答案◆】:(1)严羽是自觉地从审美角度来探索诗歌规律的,他提出的"别材别趣"、"妙悟"等一系列理论命题,揭示了诗歌的内在审美特征及诗歌欣赏和创作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诗人应具备的内在条件及诗歌创作的师法对象,构成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言语诗论是针对当时诗坛流弊而发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并能击中要害,对于扭转当时诗风,具有重要作用。(3)严羽诗论影响深远,他"盛唐为法"的主张为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提供了理论依据。他重视情性的主张也对公安派和竟陵派产生了影响。他的兴趣说也明显影响到王士祯的神韵说。

(8)【◆题库问题◆】:[填空题] 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革命”、“文界革命”、“()革命”,以与其社会政治改良思想相呼应。

【◆参考答案◆】:诗界;小说界

(9)【◆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严羽“妙悟说”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妙悟是严羽提出的诗歌的独特思维方式,是借禅悟来比喻诗道,因为诗歌审美与参禅悟道的心理过程十分相似。(2)妙悟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诗歌的兴趣情味、审美意蕴、技巧规律等只有依靠妙悟才能把握,这是就阅读鉴赏的接受功能而言的。其二,诗歌创作也必须依靠妙悟,只有善悟,才是真正的诗人,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抓住了艺术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的根本特点。(3)严羽根据"悟"的程度,把"悟"分为不假悟(汉魏诗人)、透彻之悟(谢灵运至盛唐诗人)、一知半解之悟(中晚唐诗人)三类,要求学诗者以盛唐为师。(4)严羽把熟参前代优秀诗歌,从而领会创作技巧,把握创作规律,提高艺术修养,作为诗人进行妙悟的重要条件。(5)严羽的妙悟说从诗歌的审美特征出发,抓住了诗歌审美的思维特征,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展开论述,把艺术思维与逻辑思维区分开来,从而为诗歌创作及欣赏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

(10)【◆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皎然认为意境的本质及审美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1)意境的本质:皎然认为意境不是单一的结构体,而是诗人内在情思与外界物象两个因素组成的。他在两个因素中更强调情思的作用,认为情思是铸成诗境的主导力量。皎然所谓情思是指植根于由诗人气质、经历、教养、理想等而形成的艺术个性中的情感。并要求诗人把感情的社会性与诗歌的思想性统一起来,使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情调和趣味更高、更典型、更理想。(2)意境的审美特征:其一,意境是贯注主观众象所构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图景、气氛、情调和韵味,是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化境,是意象与意象相互作用而产生新质的艺术空间;其二,读者在鉴赏时,只有透过景、风、色和语言文字等物质性的材料,才能领悟把握其内在心灵的东西,从而引发出丰富的想象和情味来。(3)皎然简要而深刻地说明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特质,对后来司空图、严羽的有关理论产生了影响。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