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三礼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字三礼

【◆参考答案◆】:书写经文,每写一字,礼佛三次。

(2)【◆题库问题◆】:[问答题] 行持任何一件善法时,需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摄持?这样会有哪些利益?

【◆参考答案◆】:应该在行事之前,忆念有关教言而谨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欢喜愉悦地去进入行动。若做任何善事都能随顺欢喜,不会生厌烦心,则会为振奋的心意带动,一切善法都易于成就,中间也没有什么退缩、牢骚等等之类的麻烦。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依止了多个不同教派的上师后,修法和闻思时,应怎样安排为宜?

【◆参考答案◆】:这个很简单,修哪个法,就依止那个法的上师。这个并不矛盾的,各教派都是佛法。修哪个法,这个法是哪个上师传的,就按那个上师传的来修。修另外一个法的时候,就按传那个法的上师传的来修。自己修的那个法是主要的,上师也是主要的。但互不矛盾。宗喀巴大师有各教派的老师,有三十多个老师,这就是榜样。大家在社会上看到,修这个教派、修那个教派,好像有矛盾,其实没有什么矛盾的,应该正确对待,主要看上师传的法是不是正确的。但是修的当中,不可能同时修那么多的法,只能修一种或两种法,多了就修不好。过去我们藏传佛教有一个流传的说法:"印度人修一佛,成就的多;西藏人修多佛,成就的少。"什么也修,什么都学,结果什么都不成就,这就是三心二意嘛!修法,就是要专心致志,无论哪一派的法,如果皈依了,修行就抓住那个来修就对了。不要像吃菜一样,各种菜点了一堆,什么都想吃,这对修法没有什么好处。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胜观

【◆参考答案◆】:真正认识了法界的本性。

(5)【◆题库问题◆】:[问答题] 根据《俱舍论》和《毗奈耶经》的观点,业因果有哪四种分类?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作而积累业",这种业是做也做了,积也积了,就像故意杀害众生、邪淫、偷盗等;2)"作而不积业",虽然你是造了,但实际上没有积业,就像无意中踩死小虫等;3)"积而不作业",虽然你没有亲自做,但在阿赖耶上已经积了业,譬如自己很想杀生或者偷盗,有了这种发心,但由于某种原因,后来没有做成;4)"未作未积",这个业你既没有造,也没有积,就像走路、睡觉等无记业。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教智慧的产生跟定没有什么关系吗?

【◆参考答案◆】:大乘佛教行的纲领是六度。前三度修积福德资粮,定慧二度修真智慧——即智慧资粮,精进度是二资粮的助缘。修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散乱心,激发真智慧;戒能护定、定能生慧、慧能解脱。所以,佛陀制定戒定慧三学,这是佛教的基本常识。说"智慧的产生与禅定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足以证明,说这种话的人是十足的法盲外道。世间智慧是分别思维,在散乱心中也可以获得,但超世现观真智必须在九止心的定中才能显现。故圣地真智分定中智和后得智两种,真智始终与定心相伴,出定后的智慧混杂散乱心,称为有漏智慧。

(7)【◆题库问题◆】:[问答题] 自他宗于“共相”有什么不同看法?

【◆参考答案◆】:自宗承许"共相"是分别心所引生的错乱法,他宗不承许"共相"是错乱的,而是实有存在。

(8)【◆题库问题◆】:[问答题] 世间有句话“能死在亲人的身边,这是一种幸福”,你觉得这样死真的很幸福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并不是一种幸福,反而是获得解脱的障碍。因为亲人的哭泣会引起你对他们无限的眷恋,由于贪恋他们而不能顺利往生。另外,死亡时亲朋好友、眷属、财产都没有用,只有自己去感受临终四大分离的痛苦。佛在《无量寿经》中也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去。"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叶中台

【◆参考答案◆】:见八叶莲台条。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相

【◆参考答案◆】:唯一真实的相。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