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以何宗见解为主?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藏传佛教以何宗见解为主?

【◆参考答案◆】:藏传佛教较全面地继承了印度佛教四大学派的传统。虽然在信仰领域的主导思想是中观见,但不是清一色的应成中观见。佛教前弘期的静命和莲花戒都是顺瑜伽中观的主要论师,他们所传中观属自续中观,其中某些见解接近于唯识,故称"顺瑜伽中观";后弘期阿底峡尊者和萨迦五祖、噶举派开祖玛尔巴、米拉日巴等属于藏地早期应成中观派;后来,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精研佛理四十多年,继承和发扬了应成中观之学,写出了《辩了义不了义论》、《中观论大疏理海论》、《入中论大疏显理论》、《菩提道次第•胜观品》等旷世大作,将中观应成见发挥到了极致。但作为学问,藏传佛教从来不排斥什么,对大小乘各家学说都兼收并蓄。作为必修的五部大论中,《因明论》中既有经部的思想,也有唯识思想,佛教因明奠基人陈那、法称被归入唯识论师之列。《般若学》的主导思想是以无著、世亲、圣解脱军、狮子贤一系的顺瑜伽自续中观,《中观学》宗龙树六论和月称诸论,《俱舍论》属小乘经部理论。《律学》以小乘一切有部见为主。学什么《论》,就顺应什么观点,并不是一律用中观见解释一切经论。唯识虽非藏传佛教的主导思想,但作为弥勒、无著、世亲一系学统,藏传佛教也同样在研究继承发扬。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教中说供水浅了、溢了等都要受不好的果报,拜佛的姿势不对也要受不好的果报,如果不是故意的,还有果报吗?为何会有这样的果报?

【◆参考答案◆】:在佛经中没有见到这样的说法,可能是某些传承这样说的吧。供养主要要具备两点:一是没有虚伪心,比如只有自己的时候,就很随便,有人在的时候,为了表现出自己敬佛而供养等,这些都是虚伪心,要断除;二是供品要摆放整洁,你说的这些情况可能属于这种。供品摆放整洁、庄严,这代表我们对三宝的态度,而不是随便乱放、漫不经心。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遮

【◆参考答案◆】:三论宗所说的八不中道。见八不中道条。

(4)【◆题库问题◆】:[填空题] 文殊菩萨代表()

【◆参考答案◆】:大智

(5)【◆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认为自己修行境界很高,成天跟别人讲自己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还能知道别人的心思,这些就真的了不起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并不是这样。如果能看到远方的东西就了不起,那《释量论》中告诉你"当来依鹰鹫"。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应该依止鹰鹫,它几十由旬以外的尸体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听到远处的声音就非常好,那你应该依止野猪,因为它可以洞察到远方的动静。如果了知别人的心就很伟大,那你应该依止魔女,印度以前有个空行魔女,任何人的起心动念她都了如指掌。所以知道一切并不重要,释迦牟尼佛成立为量士夫,也不是因为他知道世间上有多少只昆虫、多少片树叶,而是他能为众生宣讲四谛法门,这就是佛陀的不共功德。因此,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尽量调伏自己的心。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因明学在“十明”中单独列为一门学科,与内学(佛学)相对,这说明因明并非内学,从因明本身来看,它也是一门佛教和外道以及世俗学界都可以通用的学科,但是为何藏传佛教要将因明列为内学五部之一?

【◆参考答案◆】:正因为因明学是佛教、外道、世俗学界通用的思维规则和推理思辨的科学,所以佛教才能充分利用它被共同承认的推理思辨规则,论证教义,批驳邪说,以理宣教,以理服众。因明的一些基本规则,虽非佛门独有,但在因明学理论的完善和提高方面,印度的陈那、法称,藏地的萨班、宗喀巴、贾曹杰、克珠杰等佛教学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他们将因明的推理思辨方法用在了佛教教理的论证方面。其次陈那的《正理门经》和法称的《释量论》等因明七论中对佛和佛法的正确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论证,起到了破除邪说,维护正见的作用。正如克珠杰说的那样:"如果说因明学中有理辨性的内容,因而不属于内学的话,那么大部分佛经也将不属于内学了,因为大部分佛经中都含有理辨性的内容。"所以,藏传佛教认为因明学是内外通用的学科,离开因明的思辨推理方法,无法进入唯识和中观深奥哲理的思辨境界,故将因明列为《五部大论》之首位。

(7)【◆题库问题◆】:[单选] 内心起瞋恚,要以()对治
A.因缘观
B.不净观
C.慈悲观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圣道

【◆参考答案◆】:又名八正道。见八正道条。

(9)【◆题库问题◆】:[问答题] 怎样忏悔才能真正得以清净?你做到了多少?

【◆参考答案◆】:依靠四种对治力,具足两种心态——后悔心、不再造的决心,这样的话,不管造过什么罪业,也会得以清净的。《金光明经》云:"千劫所造无边罪,一次作忏亦清净。"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种方便

【◆参考答案◆】:布施方便、持戒方便、忍辱方便、精进方便、禅定方便、智慧方便、大慈方便、大悲方便、觉悟方便、转不退法(河蟹)轮方便。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