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五反映的事件是()。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美洲。

  • A+
所属分类:历史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 图五反映的事件是()。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美洲

【◆参考答案◆】: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

(2)【◆题库问题◆】:[单选] ()一生在长安、洛阳等地绘制了300多堵壁画,后世宗教壁画多以他为楷模。
A.阎立本
B.张萱
C.周昉
D.吴道子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牛李党争

【◆参考答案◆】:
唐代后期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争。双方结党基本上都不是基于共同的政见,而是通过各种关系建立起来的。两党对进士科都十分重视,在执政时,两党也均做过一些有益的事,但对于严重的社会矛盾却无心解决,派系间的斗争削弱了中央的力量,使外重内轻的局面愈发严重。旧说,宪宗元和三年(808),牛僧孺、李宗闵对策时因讥讽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父)而久不得升迁,双方结怨。穆宗长庆元年(821),李宗闵因其婿以关节进士及第,被贬出朝,旧史有谓翰林学士李德裕证成此事者。从此各分朋党,相互倾轧。大和三年(829),李宗闵得宦官之助为相。时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被召入朝,裴度荐以为相。四年,李宗闵引牛僧孺同相,出李德裕为四川节度使。此后双方攻讦不休,成为朝中形同水火两大派系,史称"牛李党争"。五年,以维州受降事,两党斗争更烈。李党所为,牛党必斥之。故李德裕虽有善政,亦收效甚微。武宗时,李德裕入朝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贬黜。宣宗时,牛派得势,李党全部被罢斥,李德裕被贬死与崖州,牛僧孺还朝后亦病死。牛、李便各自交结宦官,党同伐异,作意气之争,使国乏诤臣、朝政荒废,加速了唐之衰亡。两大派互相倾轧近40年,据今人研究,认为旧史所述事实谬误颇多。元和三年对策讥弹的权贵指宦官,有与僧孺、宗闵同时以对策被排斥之皇甫湜策为证。长庆元年,李宗闵被贬事,李德裕并未介入,正式此事者为元稹。并认为,牛李党争的开始,最早只能从大和四年李宗闵引牛僧孺同相起算。从该年至大中初元不过十七八年,旧史称四十年亦误。错误在于传世数据多出牛党之手所致。

(4)【◆题库问题◆】:[单选] 右图是"中美建交纪念磁盘"。磁盘正面标有"1979年"字样,该时间是()
A.尼克松访华时间
B.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
C.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D.该磁盘的制作时间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单选]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A.神秘主义
B.相对主义
C.虚无主义
D.浪漫主义

【◆参考答案◆】:B

(6)【◆题库问题◆】:[填空题] ()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参考答案◆】:儒家

(7)【◆题库问题◆】:[问答题] 古代第三人称代词有哪些?

【◆参考答案◆】: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很不发达,常用"之"、"其"、"厥"、"彼"等指示代词充当第三人称代词,此外"伊、渠"也可做第三人称代词。"之"在古汉语中经常做宾语,如《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偏爱共叔段,想立他做世子);《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他)。"其"经常做定语,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幸而大王免了我的罪)。"厥"其实和"其"是异体字,它们的用法是一样的。"彼"在句中可做主语、宾语,不过指示性很强,多带有"对方、那一方"的意思。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他们的或对方的军队势力强大,我方军队力量单薄)。"伊"原来是指示代词,后来用做人称代词,如《世说新语》"汝兄自不如伊"(你哥哥本来比不上他)。"渠"是江左方言,也是"他"的意思。

(8)【◆题库问题◆】:[单选]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囷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探究一:古代交往篇

【◆参考答案◆】:郑和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百团大战

【◆参考答案◆】:1940年8月至10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2分),先后出动100多个团,在长达6000里的战线上,同敌人展开"百圆大战"(1分),这次战役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和公路4000余里。(1分),粉碎了敌人的"囚笼政策",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1分)。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