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组织工人参加技能培训,参加车工培训的有17人,参加钳工培训的有16人,参加铸工培训的有14人,参加两项及以上培训的人

  • A+
所属分类:公务员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工厂组织工人参加技能培训,参加车工培训的有17人,参加钳工培训的有16人,参加铸工培训的有14人,参加两项及以上培训的人占参加培训总人数的2/3,三项培训都参加的有2人,问总共有多少人参加了培训?
A.24
B.27
C.30
D.33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设参加培训的总人数为n。根据三集合容斥原理非标准公式:A+B+C-只满足两个条件的个数-2×满足三个条件的个数=总数-三个条件都不满足的个数,可得方程17+16+14-(n-2)-2×2=n,解得n=27。故正确答案为B。备注:参加两项及以上培训的人数包括只参加两项及参加三项的人。

(2)【◆题库问题◆】:[单选]
A.14/15
B.15/14
C.1
D.35/14

【◆参考答案◆】:C

(3)【◆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最后1段,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是()。人类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员,作为有智慧的生物,人类从这个生物圈中受益很多,用野生植物做药物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40%的药物来自野生植物的提取物。这里还未包括古老民族都有的传统疗法:直接用野生植物做药,中医的草药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你牙疼,西医解释为细菌感染;用杀菌的消炎药治疗;中医却解释为“上火”,用清热的草药治疗。无数实践证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但哪种解释有道理,人们的看法就大相径庭了。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造成发炎的细菌,因此人们不怀疑西医的科学性。但是,中医说的“上火”,却令人难以解释。于是有人就把中医斥之为“不科学”。事实上,只是因为中医的道理更深奥,过去的条件不成熟,无法理解它而已。中医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得以初步建立。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医学的最高成就,他所采用的切脉、望色、闻声、问病四诊法和当时广为流行的砭石、针灸、按摩、汤液、手术、吹耳、导引等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战国晚期出现的《黄帝内经》是当时医学的集大成著作,它第一次提出了脏腑、经络学说,成为日后中医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处理医学中各种问题的总原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说明。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中医的科学性,正如英国《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博士所说,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归功于人们对基因复制和蛋白质制造过程越来越多的知识,现在的医学界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些制造过程有关。细菌或病毒能致病,是因为它们可以侵入细胞,影响这些复制或制造过程。当前化学家们在研究分子自复制和自组装过程,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成分、浓度和酸碱度等,也会影响这些过程。比如烟酒过度后,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变得有利于细菌或病毒侵入后非正常复制或制造过程,因而致病。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这种状态,就是中医说的“上火”。在服用了中药后,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得不利于细菌或病毒侵入后非正常复制或制造过程,因此逐步恢复正常。目前,解开中草药科学原理之谜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正需要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直接观察中药是如何影响细胞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而影响基因复制和蛋白质的复制和生产。实现这种观察有不少技术上的困难,需要中医、西医和化学、物理学家们通力合作才能解决。但是,当这个谜解开后,中医的每一点并不一定都可以用西医的理论来理解,反之亦然。中医把人这个复杂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治疗,西医则从微观结构来观察和治疗人体。按照物理学的说法,这两种观点是互补的,每一种都是对另一种的补充,每一种都没有包含全部真理。因此,最好的医学应该是中西医相结合的医学。
A.西医的某些观念无法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
B.从物理学上看,中医和西医结合能解释所有的疾病
C.对于复杂疾病的治疗应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D.中医理论的解释比西医更复杂,但没有西医成熟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此题是细节理解题。第7段中提到中西医无法进行相互解释、理解,故A项正确。BCD三项推断有误。

(4)【◆题库问题◆】:[单选] 一则关于西瓜含有膨大剂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报道,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极小,几乎没有消费者打算改变他们购买西瓜的习惯。尽管如此,在该报道一个月后的七月份,某大型连锁超市的西瓜销量还是大大地下降了。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该类报道经常出现,到了七月份消费者已对该类报道漠不关心了
B.七月中旬后该大型连锁超市为表示对消费者负责,主动停止销售西瓜
C.食品专家认为,西瓜中仅含有少量的膨大剂,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
D.七月份上市的水果种类繁多,消费者购买其他水果以替代西瓜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解释矛盾。题干中,西瓜含有膨大剂的报道没有影响消费者购买西瓜的意愿,与超市西瓜销量大大下降相矛盾。而选项A和C都只能说明“西瓜含有膨大剂”的报道对西瓜销量影响不大,但不能解释矛盾;选项D只能说明西瓜销量可能有所下降。选项B显示是超市主动停止销售西瓜的,所以西瓜的销量会大大下降,解释力度较D强。因此,本题答案为B。

(5)【◆题库问题◆】:[单选] ()对于 美丽 相当于 春风满面 对于 ()
A.笑靥如花 兴奋
B.楚楚动人 愉快
C.心地善良 滋润
D.眉开眼笑 高兴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楚楚动人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形容人很美丽。春风满面形容人心情愉快,满脸笑容,形容人很愉快。A选项笑靥如花形容女子的笑脸像花儿一样美丽,但春风满面不形容兴奋。C选项中心地善良指有道德、德行好,不形容美丽,D选项中眉开眼笑形容人高兴愉快的样子,也不形容人美丽。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6)【◆题库问题◆】:[单选] 所谓“环境资源商品化”就是赋予自然以经济价值,并将环境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中,将环境转化成像其他商品那样也可以进行分析的产品。只要在经济决策中赋予环境适当的价值,环境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这种观点认为,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资源环境没有被视为“商品”,没有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造成的。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自然和环境应被赋予经济的价值
B.环境是当今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元素
C.环境资源商品化可以更好地对环境进行保护
D.生态问题的出现与资源环境未被视为与“商品”有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文段首句介绍了“环境资源商品化”的内涵,随后从正(环境资源商品化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反(生态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未推行环境资源商品化)两方面介绍推行“环境资源商品化”的必要性,归根结底文段的重点在于提倡应推行“环境资源商品化”。根据首句对“环境资源商品化”的定义可知,A项为这一重点的同义替换。B项表述为无中生有。C项仅为正面论述部分的内容,且表述形式为效果表述,而非对策表述。D项为文段反面论证的部分,且表述形式为问题来源表述,而非对策表述。故正确答案为A。

(7)【◆题库问题◆】:[单选]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人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图A
B.如图B
C.如图C
D.如图D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九宫格内包含不同的数字。通过观察发现,九宫格中第一行数列与第一列数列,数字完全相同;第三行数列与第三列数列,数字完全相同。即九宫格内的所有数字关于“\”方向对称,符合规律的只有C项。故正确答案为C。

(8)【◆题库问题◆】:[单选] “商业信誉”无疑指向的就是“信用”和“名誉”。它是指社会公众对具体商业主体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在刑法上,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如该商业主体自身存在问题,经媒体曝光后信誉大跌、名誉扫地,这种损害实则是由主体自身的问题所带来的。而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并无违法,反而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媒体曝光商家不守信誉的行为不违法
B.商家自身问题造成信誉损害不受法律保护
C.法律对损害商业信誉行为的认定十分审慎
D.应出台法律保护媒体对商家进行舆论监督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文段首句为背景铺垫,解释“商业信誉”的含义。随后提出“在刑法上,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这一笼统表述,后文进一步具体到媒体曝光“因商家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不良行为”,这一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文段为从大而化之的模糊概念具体为清晰明确的小概念的结构,故后者更为重要,即媒体的行为受法律保护方为文段重点。故正确答案为A项。B项与文段重点论述的主体不一致,文段重在论述媒体对商家商业信誉的影响与法律的关系,而非商家与法律的关系。C项不准确,文段并不是强调法律对侵犯商业信誉行为认定审慎的态度问题,不是语意重点,且无法从文段个性问题中得出此共性结论。D项为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无法律保护媒体权利。故正确答案为A。【出处】《冷静看待涉嫌损害商业信誉》

(9)【◆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材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根据下列资料,完成121~125题。 2009年H省年末常住人口达到7034.4万人,出生人口90.7万人,出生率为12.93‰;死亡人口45.1万人,死亡率为6.43‰;净增人口45.6万人。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50元,增长7.4%。其中,工资性收入2251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78.8元,增长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50元,增长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2003~2009年H省城乡居民收入(元)
A.从2003年至2009年H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最多的是2008年
B.2009年H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高2.1个百分点
C.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足9000元
D.除2009年外,H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逐年递增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单选] 现在电影创作对热门题材大肆重复利用,一个题材有市场,多方人马就一拥而上,这不是健康的电影生态。相比之下,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却不多见,比如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为背景的开发,以及对昆曲、黄梅戏等民族艺术元素的利用都很少。一旦用心去挖掘这些中华民族文化财富,呈现在创作者面前的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艺术宝库,国产电影也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A.国产电影需努力摆脱不健康的生态
B.国产电影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C.国产电影不能陷入题材重复利用的误区
D.国产电影应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宝藏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这段行文方式属于问题+对策。材料首先提出重复利用题材的不健康电影生态以及很少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的现象。接着进一步阐述即提出对策,挖掘民族艺术元素,将会得到极好的结果。材料的论述重点在于对策方面。因此,D项符合文意。A.C两项仅是对文段第一句话表述的现象的论述,没有点出文段所强调的对策,没有抓住重点;B项只是材料中提到的最终会出现的好结果,而文段强调的是出现这一结果的前提,即对策。故正确答案为D。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