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以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的是()。

  •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以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的是()。
A.体罚学生,屡教不改
B.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C.连续两年教学业绩排在末位的
D.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损失的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2)【◆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严格来说,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读书的意义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其实是对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然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既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不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夜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参考答案◆】:大部分人读书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扩充知识,涵咏性情,修持道德,而是为了官位利禄,使读书成了功名富贵的敲门砖,所以失却了读书的真意义。

【◆答案解析◆】:要想知道为什么失去了读书的意义,首先,必须要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也就是读书的动机,第二段中已给出明确的答案。

(3)【◆题库问题◆】:[单选] 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作品是()。
A.《浮士德》
B.《鲁滨逊飘流记》
C.《红与黑》
D.《人间喜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司汤达,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为《红与黑》。

(4)【◆题库问题◆】:[单选] 小明在放学骑车回家的路上,因和同学打闹嬉戏,导致摔下自行车,手臂脱臼,对小明所受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C.学校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不承担事故责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和“胡歌和刘诗诗是演员”判断不同的是( )。
A.李白和杜甫是诗人
B.郭敬明和韩寒是作家
C.孙杨和刘翔是运动员
D.苏轼和苏洵是父子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是复合判断,D项是直言判断。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6)【◆题库问题◆】:[单选] 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严格的示范性。“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未成熟而又相对独立的“人”,并以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和人格,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节气不在春季的是()。
A.谷雨
B.惊蛰
C.清明
D.白露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白露节气是在秋季。

(8)【◆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今天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上课伊始,老师说:“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将用两节课学完”。说完,便转过身去板书。他刚写完课文题目,便听到有同学喊:“报告!…‘什么事?”老师问。“老师,我不同意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篇课文。”喊报告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说。“为什么不同意呢?”老师和蔼地问。“我认为这篇课文虽然长,但语言比较好懂,即使有些难懂的句子,课文下面都加了详细的注解,而且我们已经按照您的要求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大部分同学应该基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似乎没有必要再花两节课了。”老师听了该同学的解释后,便向大家问道:“你们还有谁赞成他的意见?”结果同学们都赞成。于是,老师说:“很好!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那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篇课文吧”同学们立刻发出满意的欢呼声。

【◆参考答案◆】:材料中李老师的教学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学习。(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材料中李老师在学生提出用一节课来学习本来打算用两节课学习的某篇课文的要求时,征询全班同学的意见,并最终尊重学生的意见,改为一节课。这体现了李老师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需要。(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判断。材料中,李老师打算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学习某篇课文,而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课文比较好懂,课前也已经预习过了,所以只需要用一节课去学习。李老师并没有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意志,而是采纳了学生的意见,符合“以人为本”学生观的要求。总之,李老师的教学行为是正确的,做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值得借鉴。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知识。

(9)【◆题库问题◆】:[单选] 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其基本条件是()。
A.学校的环境创设
B.教师的主导作用
C.家长的积极配合
D.学生的能动活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其基本条件是学生的能动活动。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最重要的条件是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离开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的作用无从谈起。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①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②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③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10)【◆题库问题◆】:[单选] 初二学生小华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可以对他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A.勒令退学
B.开除学籍
C.批评教育
D.单独禁闭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学校有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开除学籍和勒令退学都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